•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漢畫至簡 水墨傳神

    ——安徽蕭縣漢畫與“龍城畫派”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4月23日10:04 來源:光明日報 劉輝
    蕭縣出土伏羲女媧圖漢畫像石蕭縣出土伏羲女媧圖漢畫像石

      安徽蕭縣漢畫像石大概產生于西漢晚期,盛行于東漢中晚期,目前出土四五百塊漢畫像石,內容以人物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禽鳥走獸,均與生活關系密切。這些漢畫像石,可看作此地后世花鳥畫的肇始。其主要藝術特色為:一是線條簡約,骨法用筆。該地漢畫線條簡潔,筆簡意繁,充滿骨力。如只在人物的衣領、袍袖等部位,以寥寥數刀,表現出衣物的褶皺感或質地感,其他部位則不作刻畫。二是以形傳神。藝匠注重對物象身份、形體特征的刻畫,忽略細微,卻形神兼備。如正襟危坐的主人、垂首躬立的仆役,先勾勒其形體,再簡略刻畫局部,尊卑畢現。三是虛實相生。藝匠善于通過實境表現虛境,如蕭縣博物館的“狩獵圖”,一人持弓射鹿,旁伴隨猛虎,人們自然而然聯想到此處為山林或荒野。四是充滿了情感。藝匠表現主仆的尊卑、野獸的兇猛和禽鳥的可愛等,以及其質樸、渾厚的風格,都是在創作中對物象的認知、藝術的思考和情感的傾注。所以,藝術創造是有情感的。五是夸張變形。舞女夸張的細腰,側面的虎卻刻畫兩只眼睛,都是為了突出其嬌美或威猛,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蕭縣的水墨寫意畫具有上述同樣藝術特征。清中晚期至現在,該地涌現出一大批蜚聲國內外的畫家。他們取法自然,常以梅、蘭、竹、菊等寫意花鳥畫為主,兼涉山水和走獸等,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擅以奔放的意筆作畫,講筆墨,重傳統,重個人情感的抒發,以形傳神,藝術風格基本趨于一致。因其活動中心多在縣治龍城,故被后人稱為“龍城畫派”。

      清中晚期,蕭縣出現以張太平、劉本銘(號云巢)等為代表的十余位畫家。如劉本銘善畫山水,簡淡超脫。清代《墨林史話》及鄭午昌《中國畫學全史》等,記載了張太平、王為翰、劉本銘、路蔭南等多位蕭籍書畫家。據清嘉慶《蕭縣志》記載,蕭縣當時一些畫家與鄭燮等揚州八怪交往甚密,深受其影響。其中八怪之一的黃慎曾流寓蕭縣!肚迨犯濉氛f:蕭縣人能書善畫,蔚成風氣,“作者相望,大雅為群,下及婦孺,均持名教,金石成錄,詩歌升堂”,F代以享譽國內外的美術教育家、畫家、雕塑家、中國現代美術運動的先驅王子云和劉開渠、王肇民、王青芳、朱德群(法國)、蕭龍士、歐陽南孫等眾多書畫大家為代表,對周圍地區書畫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蕭龍士師從齊白石,大寫意花鳥成為其主要創作題材,其所畫墨荷,灑脫奔放。齊白石曾在其作旁題:“此龍士先生所畫,未見其畫,亦未見其人,國有此人而不知,深以為恥。”藝術大師劉海粟在著文論及蕭老丹青生涯時說:“自同治末至民國肇造,龍城畫派,名震徐淮!爆F今,蕭縣書畫隊伍不但龐大,且遍及全國,如劉惠民、卓然、吳燃、郭公達、薛志耘、歐陽龍和祖愛民、尹滄海、董正夫、尹楓、顓孫恩楊、簫陽等眾多有實力的畫家。在這一方沃土,水墨寫意畫法,成為蕭縣人難以割舍的情愫與傳統。如今,蕭縣重文化,重教育,書畫院及其研究機構、書畫培訓機構,星羅棋布,筆墨成趣者三千余人,舉辦過省內外數百次書畫展和多次書畫節,受到了廣泛的贊嘆。1993年,蕭縣成為最早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國書畫藝術之鄉”。

      蕭縣水墨寫意畫的產生,是有著深厚歷史文化淵源和傳統的。首先,蕭縣有花甲寺、金寨、大蔡莊、北泉和城陽等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出土過大量新石器時期精美的石器、陶器與玉器。說明此地原始社會末期就存在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和藝術,有其悠久的藝術的本原。其次,這里重傳統、重傳承。一表現在藝術傳統上的繼承。蕭縣白土鎮出土南北朝的畫像磚簡約、粗放,而此地始于唐代的蕭窯,到金代已成為名震徐淮的瓷窯,其題材有折枝花鳥等,洗練傳神,“顯然受到當時畫風的影響”(《中國藝術品收藏鑒賞百科全書》)。蕭縣最近發現的一塊唐代畫像石,上面三位體態豐腴的舞女,依然是線條粗疏,卻形象生動。這些后世出土文物與漢畫一脈相承的藝術風格,證明漢代就已經確立了當地藝術的基本法則和傳統。因此,蕭縣國畫是對漢代藝術的繼承。而蕭縣畫家的重師承,則源自于儒家尊祖(師)重教的思想。二表現為精神上的傳承。春秋時該地為宋之附庸國蕭國,《水經注》載,宋共公為避水災而遷都相城(安徽淮北市)。《淮南子》說:“宋畫吳冶,甚為微妙。”《莊子·田方子》還記載,宋元公(宋共公之孫)打算畫幾幅畫,先來的畫師都恭立,舔筆調墨。最后來一畫師接受旨意回到館舍后,裸露身子、叉腿而坐。宋元公贊嘆他才是真正的畫師。蕭縣水墨寫意畫,正是對當地歷史發生的“解衣盤礴”的繼承和寫照。其三,融合了儒道思想。我國盡管是以儒家思想為主,卻兼存道家思想,這種意識形態也就自然而然地融入美術。比如儒家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提倡“文質彬彬”,與道家“空”、“無”及“大象無形”等觀念,都體現在了繪畫的內容和形式上。

      蕭縣“龍城畫派”及其斐然成就,受到美術界、史學界的高度關注與評論。如今,蕭縣成立了“龍城畫派藝術研究院”,這將為“龍城畫派”的發揚光大與研究,起到推動作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