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作品 >> 正文

    玉 魂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4月16日10:44 來源:中國作家網 尹侖(白族)

      我和玉有緣,祖籍在以盛產翡翠著稱的騰沖,因此,取名也與玉(昆侖玉)有關。

      盡管在世界的很多地方都產有不同的玉,但把玉融入其民族文化、因玉而成魂的只有華人、毛利人和古代瑪雅人。這些地方的玉不僅各色玲瓏,而且與當地人的精神世界相互交融,孕育出了獨特的文化。在這些文化中,玉不僅被置于不同的位置,還被賦予不同的意義和內涵。

      不同的地理環境,產出不同的玉石;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不同的玉魂。因此,玉對于居住在亞洲的華人、大洋洲的毛利人和美洲的瑪雅人,其意義是不一樣的。

      德之玉  在中國,玉伴隨著華人數千年的文明發展歷程。禮天重器的玉龍圭璋、皇權一統的和氏玉璽、王室貴胄的金縷玉衣、宮廷造辦的翡翠白菜等等,雕鑿出了無數精美絕倫的玉器,同時也形成了博大精深的玉文化。

      如今,玉的傳統意義已經消失,但玉仍不失其文化價值。因為對華人而言,玉最貴重之處并不在于其“貴族出身”,而是民族的道德信仰和標準:君子比德于玉。華人的玉德包括了仁、義、禮、智、信、樂、忠、道等,擁有了這些如玉般的品德不僅能使個人成為君子和圣賢,也有了維系家庭、社會、國家和天下存在與發展的精神和價值觀,中國歷史上出現的諸如屈原、文天祥、陸秀夫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民族脊梁正是玉的品質的寫照。

      華人的玉是精神的玉,通過比德于玉,玉成為民族精神的終極信仰和追求。

      勇之玉  對毛利人而言,玉是勇氣的化身。迎著萬里波濤,毛利人一路逐波踏浪從亞洲大陸遷徙到太平洋上的多個小島,最終來到了新西蘭,并發現了南島的玉。

      于是,毛利人用質地堅硬的玉做成了披荊斬棘的戰斧,開辟出了自己新的家園。玉不僅是實用的工具,并進一步成為勇者的象征和民族的圖騰。在毛利人的創世神話故事中,玉成為諸神的象征,諸神的名字也成為了不同玉石種類的名字,并流傳至今。諸神有男有女、性格各異,不同顏色的玉也成為性別和性格的區分。玉斧自然成為諸神的武器,諸神用它來消滅惡魔以護佑毛利人的家園。當毛利人的勇士在出征之前跳起戰舞的時候,胸前必定驕傲地佩戴著玉石戰斧,以示勇氣和力量。

      毛利人的玉是勇者的玉,通過諸神的玉斧,玉成為戰勝未知和開辟家園的精神力量。

      靈之玉  古代瑪雅人的文明已經消亡,其中的玉文化也隨之衰落,但通過對深藏于中美洲原始森林中的金字塔和神廟的考古發掘,以及流傳于當地土著民族中的神話故事記載,可以復原這一消失的玉文化。

      在古代瑪雅人浩大而隆重的祭祀儀式中,玉是最為重要的禮器,是祭師與神靈溝通的渠道和媒介。在咒語的呼喚和歌舞的伴隨下,祭師的靈魂通過玉杖到達了太陽神的國度,神的旨意也通過玉杖傳回了世間。因此,玉成為不朽的象征,聯結著生與死的兩個世界,是生者與逝者溝通的橋梁。用玉做成的面具,成為古代瑪雅人夢想開啟生死之門的鑰匙。如今,當人們凝視清幽的玉面具時,可以看到瑪雅人對往返生死兩界的向往。

      瑪雅人的玉是靈性的玉,通過靈界與人間的溝通,玉成為對生與死不朽命題的思考和詮釋。

      不同的地理環境和文化背景下,華人、毛利人與瑪雅人對玉的理解截然不同,所賦予的價值和含義也各異,但都有著融入其民族精神的“玉魂”。

      今天,愿人們都能堅守被視為人生信仰的“德之玉”以凈化心靈,在“勇之玉”的激勵下開創和探索未知人生,基于“靈之玉”的感召以理解生命的真諦。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