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閃光的話語——紀念歐陽山尊百年(梁秉堃)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3月21日10:19 來源:中國文化報 梁秉堃

      今年是歐陽山尊先生整整一百周年的誕辰,使我們不能不懷念他,更懷念他謝世前最后的、閃閃發光的話語。

      山尊(劇院里大家都這樣親切地稱呼他)是北京人藝的副院長、副總導演,幾十年來曾經執導的劇目很多:《非這樣生活不可》、《仙笛》、《日出》、《帶槍的人》、《關漢卿》、《三姐妹》、《智者千慮,必有一失》、《霓虹燈下的哨兵》、《李國瑞》,等等,基本上都是中外古今的經典作品,在觀眾當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有的戲至今令人念念不忘。

      山尊是中國話劇藝術的創始人歐陽予倩之子,也是戲劇界的老前輩,誕生于一九一四年,謝世于二○○九年,享年九十五歲。他的一生是在戲劇藝術創作中辛勞度過的,出人意料的是,在謝世之前竟然給我們留下這樣一席很不一般,又很值得品味的話語來——

      “魯迅說過:‘有聲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喚我,使我息不下。’我自命是一匹不知疲倦的老馬,如今這匹老馬更老了,筋骨不如從前,趕路喘氣,腿還有點瘸,但是我仍息不下,因為有聲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喚我……

      我生于憂患老于安樂,目睹國運昌盛人民幸福,對生活充滿信心。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自然規律無法抗拒,因此立下一個‘遺囑’并在后面做了幾點如下的附言:

      介紹生平時不要稱我為什么‘家’,只需稱作‘中國共產黨文藝工作者’。

      舉行遺體告別時不播放‘哀樂’,代之以賀綠汀的《勝利進行曲》。

      骨灰一分為二,一份送出生地湖南瀏陽,埋在曾祖父歐陽中鵠墓旁;一份留北京,埋在近郊公墓。

      墓碑背后刻:一九三二年五月參加革命工作,一九三八年三月參加民族解放先鋒隊;一九三九年二月八日參加中國共產黨。

      潯陽琵琶宮墻柳,

      枯樹昏鴉小橋頭。

      懷古悠思已依稀,

      只與今人兢風流。”

      讀過這篇短短的“遺囑”,我一時無言,片刻之后覺得鼻子一陣發酸,盡力控制著自己不要讓淚水滾落下來……

      山尊是我的老前輩、老領導、老同事,已是一位近百歲的老人,謝世以前頭腦里究竟想些什么呢?放心不下的又是些什么呢?常言道:“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的言善在何處?一,他驕傲地想到自己僅僅是一名中國共產黨的文藝工作者;二,他熱烈地希望要在《勝利進行曲》中奮然離去;三,他深情地要求一半骨灰回到家鄉,一半骨灰留在北京;四,也是最重要的,他由衷地期盼后來的人們,都能夠牢牢地記住自己參加革命和參加共產黨的具體時間……僅此而已。

      在當今黃金潮涌、物欲橫流的社會背景下,人們信仰缺失,理想動搖,似乎再也聽不到“有聲音在前面催促我,叫喚我,使我息不下”的情形了,山尊依然留下了這些擲地有聲的鏗鏘話語,真誠地借以警世和醒世,難道還不值得我們深長思之的嗎?

      有人說:“文化是骨子里的東西。一切文化倡導與建設,都要經過人民群眾與歷史的篩選,一切文化口號與目標,都要經受人類文化學與文化史本身的客觀規律的檢驗。一些東西存留下來了,發揚光大了,傳之千古了,另一些雖然一時搞得動靜很大,氣勢很盛,卻可能被歷史的河流沖刷得無影無蹤。”妙極,此言不謬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