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我為喜劇狂》好看在哪兒(肖娜)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3月17日10:1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肖 娜
      評委謝娜(右)在《我為喜劇狂》節目中與選手共同表演  評委謝娜(右)在《我為喜劇狂》節目中與選手共同表演

      近年來,“喜劇”這種讓人開心讓人笑的藝術形式越來越受到國人的寵愛和追捧,從以郭德綱為首的德云社相聲陣地不斷擴張,場場爆滿、一票難求,到以趙本山為首的劉老根大舞臺遍地開花、形成產業,再到永遠都備受矚目也永遠都需要準備迎接吐槽和口水的央視春晚語言類節目,以及網絡上以大鵬《屌絲男士》為代表的網絡熱劇,無不體現著大家對喜劇的需求有多么的迫切。而這所有的期待終于在2014年集體爆發,中國內地的電視熒屏迎來了不可阻擋的喜劇風潮,前前后后將有近20檔喜劇類電視節目洶涌而至,原本總是抱怨生活不夠歡樂,笑不出來的電視觀眾,究竟該選擇哪一檔欄目追隨下去,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難題。近日,湖北衛視與能量影視聯手推出的大型電視喜劇真人秀節目《我為喜劇狂》在這一眾節目當中一馬當先,自2月13日情人節元宵節前夜播出以來,每期節目都贏得較高收視率,堪稱超級黑馬。

      《我為喜劇狂》究竟好看在哪兒?帶著這樣的疑問,筆者回看了這檔節目,發現了其中的幾層原因。

      首先,同樣是采取選秀節目的導師與選手互選的模式,但《我為喜劇狂》的3位導師郭德綱、謝娜和英達顯然更加真實,沒有“夸到死”、“踩到死”的表演秀,也沒有大談夢想、猛灌“心靈雞湯”的高大上,更沒有裝模作樣的互相爭搶,而是充分考慮自己是否真的給選手帶來藝術上的實際幫助。3位導師更像是與臺上演員配合表演的喜劇演員,他們并非刻意安排的“互動”方式顯然收獲了奇效,臺上臺下屏前屏后樂成一片,形成了整個節目全程“無尿點”的狀況。

      其次,也許是受了現場導師真實、親切、貼心、不裝的影響和熏陶,來到《我為喜劇狂》的選手也不自覺地融入到這種氛圍當中,選秀節目當中常見的煽情、比“慘”、比下限的情況銳減,來自全國各地、各行各業的“喜劇”表演者用他們真實的喜劇表演水平和現場發揮去征服導師和觀眾,電視機前的觀眾樂在其中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另外,《我為喜劇狂》的制作團隊顯然深諳綜藝之道,制作方曾制作《魯豫有約》、《壹周立波秀》、《超級演說家》等口碑卓著的優秀電視欄目,編劇啟用了以創作《屌絲男士》系列而受到關注的李亞,剪輯團隊是《爸爸去哪兒》團隊,總導演是《中國達人秀》第一季的張志鵬,強大而專業的制作團隊為節目從陣容搭配、內容創作、視覺處理到節奏把握等方方面面提供了保障。

      對于中國的喜劇文化來說,2014年或許是非常重要的年頭,如何從群眾中選拔出優秀的喜劇演員和喜劇創作者,意義遠遠大于節目收視率本身。《我為喜劇狂》突出重圍固然可喜可賀,但能否最終為中國喜劇領域發掘和培養一批值得推崇的優秀人才,還讓我們拭目以待。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