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黃玥 馮文雅 于子茹)“我是新華社和新華網記者,我是人民日報和人民網記者,我是香港文匯報和文匯網記者....。。”在今年全國兩會人大和政協的各場新聞發布會上,記者發現了這樣的一幕,提問的記者報出他們所代表的傳統媒體后,又順便帶出其所在的網絡媒體。
這一細節體現了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的融合逐漸向縱深推進,報網合一、臺網合一、社網合一成為大勢所趨。
從1999年網絡媒體第一次走進兩會,開啟網友與代表委員互動的先河,到2009年兩會召開前夕溫總理“網絡問政”,繼而兩會期間新聞中心首設“網絡訪談室”,再到如今微博、微信新媒體逐漸開始“圍觀兩會”。
新媒體突破兩會報道“圍城”,憑借其獨有的快捷、互動、方便等優勢,在今年兩會報道中可謂搶盡先機,形成了從最初的嶄露頭角到今天大放異彩的趨勢。
【微信攪熱兩會】
“我還沒在網上看到新聞,就在朋友圈看到自己被采訪稿件。”全國政協委員、現代出版社總編輯臧永清說,在今年兩會上第一次感受到微信強大的傳播力度。
從總理政府工作報告專業的解讀,到先于新聞網站稿件的大量轉載…微信在兩會報道中憑借時效快、受眾廣、傳播力度大的優勢,賺足了口碑。
“朋友圈的粉絲紛紛給我留言,說我的委員當得還挺稱職,稿酬這個提案深得人心。”臧永清表示,今年的提案經過微信傳播,被普通民眾接受,感到十分欣慰。
同樣,代表委員們也在通過微信與朋友圈粉絲交流,微信能使普通民眾隨時了解代表委員的兩會動態。
不僅如此,今年兩會人大會議新聞中心、政協會議新聞中心微信賬號開通。只要用手機掃一掃加入,在兩會期間,大家就可以通過微信收到最新會議與服務資訊的推送服務。
其他媒體更利用微信,搭建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訪談群,邀請部分代表委員和社會知名人士就熱點話題進行線上討論,實行與民互動,緊貼民生。
專家點評:
微信的火爆讓公眾再次增加了一個可以積極參與民生國事的討論的平臺。微信的廣泛使用不僅僅是工作方式的改變,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新渠道讓代表委員更廣泛地了解普通民眾的心聲,加強互動,網友也通過微信感受到千里之外的會場溫度。
【新聞客戶端扎堆兩會】
今年兩會,阿里巴巴“來往”開通“代表委員在這里扎堆”,新華網和新浪網也推出大型兩會移動在線訪談《扎堆兩會代表委員在來往》。截至5日下午,扎堆人數已突破24200人,眾多明星代表、委員參與其中,宗慶后、郭廣昌、遲福林、李書福等嘉賓入堆和大家探討社會話題,而馬云,任志強,趙薇,沈國軍等“會外群眾”也和大家一起圍觀提問。
網友們可以通過下載“來往”客戶端,加入扎堆“代表委員在這里”,也可以下載“我在現場”客戶端加入“兩會時間”直接向代表委員提問。與此同時,新華網和新浪網都專門開辟通道遞交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
作為“堆主”的趙本山通過新華社手機客戶端“我在現場”向網友征集提問。對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你在床左看星星,我在床右看鄉7”的問題,趙本山回答稱,鄉村愛情故事,自己的孩子只是“偶爾看一點”,他也承認孩子更喜歡看韓劇。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也通過“來往”接受了記者采訪。馬云說,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加快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這一條他覺得非常必要,而且非常緊迫。“我一直堅信,誠信是有價值的,是可以變成錢的,誠信是最大的財富,”馬云表示,“一個社會本來就應該這樣。如果反過來,失信者一路綠燈,守信者步步維艱,那這個社會就麻煩了。”
3月6日,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女歌手韓紅在來往“代表委員在這里”的扎堆里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不能做一個沒有作為的政協委員,挨不起這個罵。”韓紅表示,從2009年起,她就開始提《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女孩性安全教育和保護提案》,但是提了六年,她覺得并沒有改善。今年是她第六次提這個提案。
信息產業部電信研究院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長陳金橋點評:
兩會加上移動互聯網,提供一個更加公開、透明、高效的討論平臺,帶來更加廣泛的參與性和分享性。并且使會議結束后,代表委員和網友們能對話題進行延伸討論,其中對非媒體從業人員參與兩會提供更好平臺,拉近他們與會議的距離。
【大數據上兩會】
央視“兩會大數據”欄目成為了2014全國兩會新聞報道的亮點之一。通過聯合手機百度解讀兩會熱點,分析用戶的搜索行為數據,來洞察用戶對兩會相關熱點的關注度。
今年兩會期間,“百度新聞”的網友自發檢索量有爆炸式的激增。這表明,在手機上看百度新聞關注兩會,正成為越來越多移動用戶的閱讀選擇。
據了解,百度新聞聚合了各大門戶網站、行業網站、中央傳媒、地方媒體等超過8000個新聞內容來源,全網整合,信息一網打盡。用戶還可以通過“欄目訂制”,訂閱自己喜歡的任意話題和媒體。
央視一期《新聞聯播》中引用百度新聞“政府工作報告”前十個熱搜詞做節目,每一個熱詞的背后,都是網民最為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央視分析稱,從百度指數可以看出,網民對兩會的關注度逐年升高,今年百姓對霧霾、二胎、互聯網金融等民生話題關注最多。央視通過大數據挖掘方式,挖掘兩會關注點。
陳金橋點評:
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通過互聯網洞察民意已經成為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百度新聞的平臺上人們點擊過哪些新聞,搜索過哪些熱詞,都會被后臺的大數據分析工具真實還原出來,成為瞭望民意的最佳窗口。百度新聞大數據正將新聞和民意形成一個良性的閉環,逐步釋放出積極的社會效應。
主流媒體應更好地利用新媒體傳播工具,將數據內容量化展現給大家,形成多層次、多角度的討論,能夠很好地提高會中的報道效率,也能在會后利用技術優勢,使公眾更好地回顧兩會內容。
【兩會秒拍】
作為本次兩會的新聞亮點,“秒拍”成為兩會期間唯一的視頻新媒體播報平臺正式啟動兩會模式。3月2日當日下午14時,央視記者發布秒拍“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快通過秒拍告訴我們吧”,并通過新聞聯播將“秒拍“作為官方視頻新媒體的信息傳達給觀眾。同時,央視新聞“兩會微海采”、央視財經“小丫跑兩會”以及央視國際“我有問題問總理”都通過秒拍全程與網友進行視頻征集互動。
“秒拍”是新浪微博推出的一款新型移動視頻應用,可以稱之為視頻版的微博。其主要功能是使用智能手機拍攝上傳時長為10秒的視頻,并實時分享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上,非常適合在移動環境下使用。
由于秒拍能夠快速實現視頻的拍攝、上傳、發布,不但獲得了普通網友的喜愛,也得到了記者的追捧。為了使記者不因10秒時間限制而錯過重要的新聞內容,“秒拍”特意為新聞記者提供了30秒特權功能。
在此次兩會報道中,中央電視臺、《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網、《京華時報》、《廣州日報》等眾多媒體,都為相關記者配備秒拍APP。在智能手機普及的移動互聯網時代,使用“秒拍”參與報道,顯然能帶來空前鮮活的兩會現場。
專家點評:
作為官方啟用視頻新媒體播報平臺,兩會還是頭一次采用。其看重的不僅僅是廣泛的用戶群體,方便快捷、實時分享、穩定流暢的產品特性以及人人都可以參與的優點被予以肯定。為兩會與創新科技的結合邁出了開拓性的步伐。今年一些新聞客戶端及微博等新媒體全面參與兩會報道,并以秒拍記者會等全新形式在網絡上為觀眾帶來更鮮活的現場報道,這不僅是兩會對于視頻新媒體的肯定更是兩會走進群眾互動與民的最好體現。
【4G手機】
在今年的兩會現場,許多記者手中多了一樣新式裝備─4G版手機。
一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記者表示,之所以使用該款手機,是因為它不僅可以錄音、拍照、攝視頻、查資料、處理文檔、導航,而且上傳下載速度快,效率高,有這樣一部4G手機在手,可以輕裝上陣,再也不用背著沉重的采訪設備到處跑了。
據業內人士分析,在媒體傳播進入“小、輕、快”時代的今天,以4G手機為代表的終端有望成為媒體采訪標配。
酷派副總裁曹井升:
4G手機大屏,高清,處理圖片和視頻上傳下載,完全可以實現“秒殺”,為兩會記者搶新聞和完成繁重的報道工作保駕護航。科技日新月異,參與兩會的記者們如今一部智能手機便成事,加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盛行,直接帶動“自媒體”興起。
[Google眼鏡]
3月2日,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上,人民網記者戴著Google眼鏡出現在大會現場,引起了媒體同行的好奇。
據悉,該眼鏡有拍照、錄像、錄音和傳輸功能,透明玻片好比鏡框,右眼透過玻片的目擊范圍皆為鏡頭聚焦范圍,只需右眼一眨便可完成拍照,而連續眨眼是連拍,目不轉睛的模式是攝像。
據從事數碼產品銷售的許偉介紹,谷歌眼鏡主要由鏡架、相機、棱鏡、CPU、電池等部件組成,“至于功能像平常用手機拍照、拍視頻、打電話、上網看新聞、刷微博,這個眼鏡也能做到。 ”
據透露,這部眼鏡人民網只有一臺,價值1000多美金,需記者輪流佩戴,用于發布即時圖片和視頻。對此,網友直呼:“太高大上了。”
陳金橋點評:
Google眼鏡確實挺酷,使用更現代、更新奇的武器可能會提升采訪報道效率,但對于大眾接受和使用方面有所局限性。例如與大會傳統管理與安保的沖突。
另外,兩會的采訪無論技術多么先進,它的大主題仍然是人與人面對面的互動和交流,過多的使用新技術工具,可能會沖淡這一主題。所以,是否使用google眼鏡,還是要分場合分情況,并不是所有場合都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