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活動 >> 文學活動 >> 正文
原標題:廣東為有“花地文學榜”而自豪
3月2日,由羊城晚報社、廣州荔灣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2014“花地文學榜”60部入圍作品名單揭曉,甫一出街,即受到讀者熱捧。接下來,我 們還將組織權威專家進行終評,最終決出年度長篇小說金獎、年度短篇小說金獎、年度詩歌金獎、年度散文金獎、年度文學批評金獎、年度類型文學(科幻小說)金 獎共六位獲獎者,并于3月底舉辦隆重頒獎儀式進行頒獎。
短篇小說
施戰軍
[《人民文學》主編]:
視角向各方面延伸
每個文學榜都有它自己的特點,總的來說,“花地文學榜”具有相當的客觀性和代表性。其他文學榜如中國小說協會的排行榜中,很多篇目都在“花地文 學榜”中出現。在短篇小說的入圍榜單中,很難說誰是第一,十篇小說都相當有水平,每篇都有獨特性和代表性,所以十分期待最后的結果。
可以說,短篇小說是在所有文學創作中藝術性最強的,因為它的篇幅短,講究敘事的節奏、技巧和人物的塑造,所以每年評出的優秀短篇小說的耐看性都 是最強的,很精致。從這幾年特別是2013年的短篇小說中可以看出,名作家們開始更深刻地思考現實問題。比如畢飛宇,針對教育問題的書寫,他找到了自己的 新的角度。賈平凹的《倒流河》,反映鄉村開發所帶來的人際關系的新調整,這也是一部好小說,這篇沒有上這次“花地文學榜”,可以說是個小小遺憾。與往年相 比,短篇小說名家們都更接地氣了,年輕作家的探索則更多樣了,趨向更多的可能性。過去那種通過寫農民進城來表現底層民眾生活的文學選擇相比,現在的短篇小 說作家看得更細,也更深入,他們發現了更多領域中的問題,視角向各個方面延伸。
散文
陳劍暉
[華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更注重現實性、在場性
我認為“花地文學榜”的創意非常好,當下社會對文學不重視,越來越多的報紙把文學放在角落,而《羊城晚報》長期以來一直關注文學,具有人文關懷,重視人文精神,這樣大張旗鼓地張揚文學做文學榜,難能可貴,十分值得贊許。這次評選,60位評委具有權威性。
2013年,散文創作算是豐年,新出的散文集有600多部,而2012年才400多部,單篇散文就更多了,總體數量上比舊年有所增加。2013 年的散文創作更注重現實性、在場性。在關注現實、介入當下方面,梁鴻的《出梁莊記》比較好,此外,還有大量關注底層,如鄉村淪陷、留守兒童、城市拆遷之類 的作品。
其次,在文體上有突破。比如女作家格致是近些年新銳散文家代表,她的散文自選集《風花雪夜》去年6月在北京開了研討會。她的散文想象力豐富,重 要的是在文體上有很大創新,敘事多元,視角跳躍大,同時打破了傳統的語言表達習慣。廣東作家艾云,2013年新出版《尋找失蹤者》,里邊有著哲學的追問, 這種追問和中國當下現實結合得非常緊密。
總體來說,2013散文創作非常豐裕,加強了散文對精神性的追問和探尋,現實性有所加強,文體上也有所突破。
詩歌
黃禮孩
[《詩歌與人》主編]:
讓市民直接受到詩歌感染
總的來說,入選年度詩歌的十部作品非常不錯,比如安琪的《極地之境》,我很喜歡。“花地”本身是很好的副刊品牌,在全國有著很強的影響力,我是 從“花地”走出來的作者,這是非常好的一片園地。可惜的是,之前沒有從這個品牌延伸出別的內容,而現在做“花地文學榜”,確實是非常好的活動,也進一步發 揮了“花地”的品牌影響力。媒體本身是個平臺,在這個時代,借助花地、花地文學榜,可以吸引更多讀者關注文學。前些年,我還用“花地”編過一套詩歌叢書, 因為我住在芳村,每天都要經過花地灣,所以我對“花地”是非常有感情的。
2013年,不少有名的詩人離開了人世,韓作榮、東蕩子、也斯、雷抒雁、紀弦、王乙宴,等等,不免讓人心生難過。去年底,朦朧詩代表詩人梁小斌 因患有腦血栓,因為他是體制外詩人,不夠錢治療,詩人們呼吁給他捐款,最后外界捐了100多萬元,讓人感受到詩歌界的溫情。與此同時,去年詩歌節的活動也 很多,有不少企業、老板對詩歌有關注,產生了不少民間獎項,請詩人念詩,讓更多的市民直接受到詩歌感染。
文學評論
蔣述卓
[暨南大學中文系教授、廣東作家協會主席]:
設“文學評論獎”非常必要
《羊城晚報》做“花地文學榜”是非常有價值的,能夠進一步提高廣東文學評論的形象,也提高廣東的文化形象。以前總說廣東沒文化,這種說法是不對 的,廣東對文化一直都很常重視。而《羊城晚報》“花地”副刊辦了幾十年,有著悠遠的歷史,“花地”培養出了很多有名的作家,“花城”有“花地”,廣東也為 有“花地文學榜”而自豪。
這次入圍“花地文學榜”年度文學評論的十部作品中,老中青作者都有,覆蓋面比較廣,也都有代表性。總體來說,不乏很有功力的作品。最后究竟哪部 作品可以拿下年度大獎,還是要看終審評委們認真的評選,我很期待最后的結果。這次“花地文學榜”設置文學評論獎,突出了文學評論,這是廣東文壇、中國文壇 非常需要的,應該發動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科幻小說
吳巖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
整體創作水平明顯提高
每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評審標準,這次入選“花地文學榜”年度科幻小說的十部作品都很優秀,非常好。像陳楸帆的《荒潮》,蛇從革的《異海2》,包括這次上榜的少兒科幻作品,我都很喜歡。榜單很多作品也入選了去年的星云獎,證明了它們的實力。
我對2013年科幻小說的總印象是,相比前幾年,科幻小說創作的整體水平有非常大的提高,相當于奧運會上能獲得獎牌的人一下增多了。科幻小說和 國家的體育一樣,真正的實力表現在獎牌的總數而不在金牌數。現在的科幻小說正在走向這樣的階段,有更多能獲獎牌的作品出現了,最終的金牌——經典作品也就 指日可待。前些年大家談到有分量的科幻作品,只有《三體》一部,其他作品與其相距尚遠,但后起之秀的追趕速度很快,從去年開始,科幻小說創作的整體水平提 高得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