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2014全國兩會 >> 正文

    文藝界委員聚焦當下文化熱點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3月10日11:46 來源:中國作家網
    文藝界代表委員風采文藝界代表委員風采

      城鎮化過程中的文化遺傳如何保護、名人書信手稿拍賣為何屢屢成為焦點話題、電影文學劇本評獎制度尚存在哪些疏漏……今年兩會上,不少文藝界政協 委員的提案聚焦上述文化熱點,關注文化發展中的新問題、新趨勢,圍繞進一步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實現現代文化強國建設的目 標獻計獻策。

      加大對古村落的投入和保護力度

      在漫長的歷史變遷與現代化沖擊下,一些歷史悠久、遺存雄厚、文化典型的古村落正遭遇急速消失的危機。馮驥才委員認為,這些古村落是中華民族絕不 能丟失、失不再來的根性的文化遺產,是蘊藏著我們民族基因與凝聚力的“最后的家園”,是五千年文明活態的人文碩果。它們的存亡是當代中國的文化焦點之一。 馮驥才今年的提案就是呼吁加大對古村落的投入和保護力度

      馮驥才認為,近年來,中央對傳統村落保護的決心堅定不移,然而在貫徹和執行層面上顯然大大滯后。雖然相關部門公布了先后兩批共1561個村落被 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名單,但由于沒有專項資金支持,沒有必需的法律法規的制約,沒有地方政府的承諾與落實;由于缺乏科學標準與認定,缺乏專家及專業 人員投入以及后續的規劃制定等工作,“中國傳統村落名錄”事與愿違地成為一種虛設與空名,絲毫不能阻止這些傳統村落正在瓦解和走向消亡的現實。傳統村落保 護與發展是我國農村城鎮化的一個特色,也是城鎮化一個重要內容。馮驥才建議,應將傳統村落保護列為城鎮化重要目標之一,盡快建立傳統村落保護法規及其監督 與執法的部門機制。加快制定傳統村落科學保護標準,對已列入“中國傳統村落名錄”的村落,應設定時間制定出保護與發展規劃,在規劃確定前,明令禁止繼續破 壞與開發。主要責任單位應簽署“保護承諾書”,保護不力與發生破壞應被問責和依法規處罰。同時,國家和各省市縣都應設立專項保護資金。

      規范名人書信手稿拍賣行為

      近年來,名人書信手稿拍賣引發的爭議屢屢成為新聞事件。2013年5月,中貿圣佳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欲拍賣已故作家錢鍾書的書信,錢鍾書遺孀、作 家楊絳先生公開聲明提出抗議、要求撤拍,在多方支持和努力下,拍賣公司宣布撤拍。2012年,由周作人撰書、魯迅批校的《日本近三十年小說之發達》手稿拍 出184萬元的高價。期間,拍賣公司未理會周作人16位后人對手稿來源的質疑。2013年12月2日,作家遲子建發現自己1995年的一篇創作談手稿,在 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被他人放在孔夫子舊書網上競拍。而登陸孔夫子舊書網,除了遲子建手稿,還有莫言等很多作家、名人的手稿、書信不斷在拍賣。廖奔委員今 年的提案就關注了這一話題。

      廖奔認為,名人書信、手稿不同于一般物品,拍賣行為涉及著作權、物權及隱私權、名譽權等諸多法律問題。由于拍賣行為的特殊性,流落在市場上的名 人書信手稿大多來源不明,拍賣行為都是未經本人或其后人同意的,不合法也不合情理,必然引發一系列侵權糾紛。目前,我國的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在面對這類問 題時仍存在空白。他認為,要遏制這些亂象、保護名人合法權益,首先要提醒廣大作家、名人加強自我保護,爭取不讓手稿書信等流入到他人手中,但最重要的,還 是要從立法、行業規范及行政執法方面入手,規范名人書信手稿拍賣行為。

      對此,廖奔呼吁,應盡快修訂和完善《拍賣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細化拍賣過程中涉及到的物權、知識產權方面的操作流程,明確規定拍賣名人書信手稿 時拍賣人、委托人、作者、競買人等各方權益。相關部門應盡快對拍賣行業發布法律指引意見或行業自律公約,對名人書信手稿這一焦點問題作出指引,倡導拍賣公 司在拍賣名人書信手稿時,應當審查拍品的來源和著作權權屬,事先征得名人或其家人的同意。針對網絡拍賣名人書信手稿現象,建議規范和管理相關拍賣網站的行 為,拍賣網站負有對名人書信手稿拍品的來源及著作權權屬的審查義務,同時還負有發現拍品來源不明之后撤拍的責任,以及對有連續、惡意侵權的賣家采取“封 號”(禁止其在線拍賣)等措施。

      應進一步完善電影文學劇本評獎制度

      劇本是電影藝術發展的基礎和核心。電影劇本是編劇的智力成果,是有目共睹的文學作品。然而,當前某些制片方,為達到突出導演、制片人等目的,有 意在綜合評獎中不申報“編劇”或者“劇本”獎項;進入評獎環節,又只看影片而不去審讀原作文學劇本,霧里看花,評定“劇本”獎。針對上述現象,王興東委 員、艾克拜爾·米吉提委員結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健全文化產品評價體系,改革評獎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的論述,就如何改革作為電影版權的原生 版權——電影劇本的評獎制度提出了建議。他們認為,電影評獎最終是為鼓勵原創,劇本享有單獨行使的著作權利,必須尊重首創編劇參評的權利。劇本評獎要有本 所依,只有認真審閱文學劇本才能真實地判定作者的思想內涵和劇作水平,尤其是那些劇作素質較高的劇本。在他們看來,二度創作中被某些低質導演篡改或者因為 某種原因拍攝成為“豆腐渣工程”的影片,掩埋和損害了原劇本作者的智慧,通過讀本評選,能從根本上驗證劇作的真實能力。此外,針對影片出現編劇署名越來越 多,甚至8個編劇參與一部影片署名的現象。他們認為,在“最佳編劇獎”的評選中,必須限制作者數量。“最佳編劇獎”應獎勵從無到有的原創、不隨人后的首 創、真情實感的獨創,努力遏制一些濫竽充數的掛名者。

      王興東和艾克拜爾·米吉提希望相關部門能進一步規定評判電影劇本的創新要素,建議可以從題材是否獨家發現、主題是否獨到見解、人物是否獨立性格、細節是否獨具慧眼、結構是否獨辟蹊徑、結局是否獨樹一幟、對話是否獨具一格、描寫是否獨具文采等8個方面進行考量。

      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在美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性進行闡述。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也再次強調“文化是民族的血脈”。兩會上,不少文藝界政協委員就如何保護、弘揚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提出建議。

      葉小鋼委員認為,完善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在于美育。美育是一種以發展人的感性素養為主體的生命教育和人生觀教育,以美育人,它是實施中華優 秀傳統文化教育的關鍵。葉小鋼建議,“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止于至善”的崇高追求等傳統 文化觀念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是“立德樹人”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核心宗旨,應在國民美育或藝術教育中將這一宗旨作為紅線貫穿其中。要寓教于 “樂”,優先選擇具有普遍適用性、成效顯著、大家喜聞樂見普遍接受的美育方式進行教育。同時,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科技手段與傳播渠道,讓可觀可聽可感 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到校園與社會文化生活的各個角落。要納入國民美育系統,讓學校藝術教育成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陣地;要堅持學校教育和社會 教育相結合,堅持課堂教育、課外教育和遠程教育相結合;要將中華優秀歷史文化精髓融入時代語境,使之成為普遍認同、喜聞樂見、廣為流傳的時代先進文化。

      日歷對于人們的生產生活非常重要,尤其是其中體現著的歷法,更是承載著中國人的生活習俗和文化傳統。但是,遲子建委員發現,近年來,日歷印制存 在較多問題甚至錯誤,比如日歷印制主體混亂,沒有資質要求;歷注內容沒有統一規范,甚至一些帶有封建迷信內容的歷注內容也印制在一些日歷中。為此,她建 議,政府能加強對歷法及相關事宜進行管理,相關部門盡快制定歷書國家標準,規范歷書內容;由政府指定部門每年頒歷;設定印制歷書機構的門檻,并要獲得相應 許可,不許隨意印制歷書。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