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戲劇院團 >> 正文

    北京首家非遺小劇場正式運營 實現非遺展演常態化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3月07日16:46 來源:中國文化報 李 雪
    小觀眾在小劇場內體驗皮影藝術小觀眾在小劇場內體驗皮影藝術

      “你們的小劇場具體位置在哪兒?今天有演出嗎?”近日,京西皮影傳承人王熙的電話響個不停,不少人都是向他詢問北京龍在天袖珍人皮影藝術團在海淀區世紀金源購物中心地下一層開小劇場的事情,許多皮影戲迷都表示希望能夠在周末就近帶孩子看一場精彩的皮影戲。

      北京龍在天袖珍人皮影藝術團是北京龍在天皮影藝術團旗下7支皮影藝術團中的一支,其64位演員平均身高1.26米,平均年齡22歲,演出風格靈動,形式獨特。王熙是這個團的團長。從組織“袖珍人”跟老藝人學技藝、辦演出,到如今在皮影的傳承發展中闖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市場化之路,這個藝術團已經走過了7個年頭。目前,該藝術團不僅團結了一批固定的皮影戲迷,還擁有了自己的票房和院線。在王熙和龍在天運營總監林中華的倡議下,今年年初,藝術團中的9名演員湊了100萬元開始運作開辦非遺小劇場,在與海淀區文委、世紀金源購物中心管理層進行多方溝通后,目前,這個北京市首家以展示非遺保護成果、傳習非遺技藝為目標的非遺小劇場已正式運營。

      在林中華看來,除了進校園、舉辦展覽、開辦工作室、建設博物館等,新時期的非遺傳承還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很多專家和學者從理論的角度出發更傾向于原樣保護,但大多數的藝人不能生活在“真空”中,要想使技藝傳承發展下去,還是要結合市場。“在小劇場的選址上,我們著重考慮了市場因素,世紀金源購物中心里涉及兒童的商店、服裝店、培訓班等有600多家,因此會有更多具有消費能力的家長帶著孩子走進劇場。”林中華分析,“還有個大背景就是,現在電商和實體商場競爭激烈,實體商店也更加傾向于營造具有體驗性的購物環境,以吸引顧客參與到互動活動中,因此引入非遺技藝的展示是商場和非遺傳承人的雙贏。”

      海淀區文化館館長張樹杰認為,非遺小劇場實現連鎖經營具有很大的可行性,也有利于發動各種社會力量參與到非遺的保護工作中。“我們希望得到政府的支持,但也絕不能僅僅坐等政府的資助,將非遺的保護與商演結合起來,是我們探索推進皮影藝術良性發展的一種方式。我們計劃通過半年時間培養觀眾,在年底實現收支平衡,效益好的話,希望明年可以實現連鎖經營。”

      林中華說,非遺小劇場的展演是開放式的,并不局限于京西皮影表演,適合舞臺表演的項目都可以進入小劇場演出,適合孩子動手參與的手工技藝類項目也可以在小劇場的外圍場地進行互動展示。目前,小劇場已經實現了周末演出的常態化,很多非遺傳承人也主動聯系藝術團,表達了希望參展的意愿。

      “很多商業性較強的展覽更注重賣產品,基本不會邀請像北京料器這類項目,而像金源購物中心這樣的場地,一天的場租怎么也得幾千塊錢,我們也承擔不起。現在有了非遺小劇場這樣的免費展示平臺,傳承人自然會帶著最好的作品來展示。”受邀參展的北京料器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邢蘭香的兒子劉星說,他帶來了自己制作的神態各異、做工精致的料器馬,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賞玩。

      林中華說,現在他還在琢磨如何提高劇場的利用率,使其在工作日也能有收入,讓非遺傳承人不掏錢就能來,掙了錢再回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