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展訊 >> 正文
“這片地呀——趙奇繪畫展”3月5日至13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作品既有畫家上世紀80年代的成名作,也有今年初的新作。其中1號廳展出的是歷史題材的作品,主要集中反映鴉片戰爭和抗日戰爭兩個時期;6號廳展出的是畫家心中的草原;7號廳、9號廳的畫作是關于土地和勞動的,而對魯迅《故事新編》作品的藝術解讀也在這里得以展示;8號廳則是“知青”那個特殊年代的記憶。
趙奇的作品有著鮮明的風格和個人印記,這與他的創作觀念是吻合的。他說:“對于繪畫,我相信依靠的是感受,繪畫是在說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我愿意直接說出我想說的話”,“作品也是地里長出的東西”,“不因為我是農民的兒子,我才畫了這些作品……我們是在土地上生活。”
通過趙奇的作品,我們也可以看到國家幾十年的變革:知識青年、勞動的社員、鄉村教師,還有許多說不清行業的普通人,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善良、快樂和忍耐。歷史畫創作是沉重的,也可以說這是近代中國的肖像,畫家以長城為意象,含著心酸和不可摧毀的意志。他關于草原題材的作品,不能簡單看作是民俗寫生,畫家要表達的是人對自然的依戀……故鄉是一種傳說,人所感懷的是失去家園的無奈。
趙奇1978年畢業于魯迅美術學院,先后20多次獲得全國性獎項。1996年,他被中國文聯“世紀之星工程”委員會評為中國文聯的“世紀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