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方言話劇的奇葩——評《泉城人家》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2月27日07:15 來源:中國文化報 李紅梅

      在第十屆中國藝術節上,東道主濟南曲藝團創作演出的方言話劇《泉城人家》一炮打響,在以濃烈的劇情感染觀眾的同時,也使許多藝術界同行的眼界一亮,思考起方言話劇的價值所在,以及它的未來和前途?傮w看,我以為,《泉城人家》在創作與演出上有如下的幾點成功。

      母愛的基本情節真切動人

      故事敘述的主要線索是,生活在冒著泉水的大院中的姑娘——泉妞,撿了一個棄女,收養了一個孤兒,并為撫養這一女一兒費盡心血,乃至終身不嫁,滄桑一生,苦樂相伴。曲折的劇情和感動人的故事始終讓觀眾思考:是愛心?是奉獻?是母性力量的延伸和探底?抑或是人間大愛的動力揮發?不管怎么樣,當看到被收養的一女一兒心理發生動蕩時,觀眾隨著主人公泉妞的心理跌宕而跌宕——當看到被收養的一女一兒跪在母親面前悲泣謝恩時,觀眾隨著舞臺之上的人物情感而動情乃至流淚。沒有情感就沒有戲劇,在現時代大環境逐步改變之時,母愛父愛大有超越兩性之愛而進入到人類永恒主題的行列中之勢。永恒的血緣之愛能夠撥動人類最柔軟的那一根心弦,而更永恒的母性之愛更讓其他的“愛”相形失色?梢哉f,在當今中國的戲劇畫廊中,只要能以較為真實的鋪墊和渲染,啟動“母愛”情感打動普通觀眾就不是一件難事。從這個意義上說,《泉城人家》確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地方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

      《泉城人家》的地方文化價值在于,在啟動“母愛”這條基本的故事線之后,作者也相當成功地運用、融入、貫穿了一系列的“濟南地域文化元素”——方言、泉水、大雜院、老街巷、魯菜等等。還有一點彌足珍貴的是,在一種普遍意義上的人性贊美之上,作者又濃墨重彩地描繪了這樣一種地域性的文化品格:泉妞撫養大麗,以終生所在的責任感呵護著她對大麗“父母”的承諾——“柜子”里鎖藏著大麗“父母”的所托!皾先恕弊鳛樯綎|人“誠信、憨厚、重諾、重義”的優良品行,在“柜子”這個貫穿始終的道具中得以呈現。雖然有些牽強和不自然,但這一道具的運用,確實將泉妞的品行給予了有力的烘托。我們想,假設這一“柜子”是一副更為老式、更傳統的柜子該多好!濟南老城的微小文化元素,不是可以更多地融入嗎?

      嫻熟的方言技巧和表演技巧

      嫻熟的方言技巧伴之以嫻熟的表演技巧,為該劇增色不少。也許普通話話劇表演模式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框范模式——往往方言類的表演感覺上更真切、自然、放松,更沒有拿捏之調,更多一些市井氣息。也許,先天的“母語”習慣更容易讓演員松馳,進入到她(他)自己的生存情境中——總之,《泉城人家》的表演超越了一個市級表演團體的水準,使觀眾感覺到了一種整體上的藝術之美。在劇中,濟生的幾句臺詞,不斷獲得了劇場的笑點,如諷刺棚戶區公廁緊張的語言,反映我國注重上水(吃飯)不注重下水(廁所衛生)之普遍現象,臺詞活潑的細節,實際上恰恰是劇本文學的最深刻所在?上в捎诟鞣N原因,這種真正深刻的幽默無法深入、具體和持續,但它犀利的臺詞就像閃亮的劍光,提示各個階層的管理者,在享受“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各項優渥的同時,關注弱勢民眾吃喝拉撒睡的具體生活。也許,這才是真正愛國的具體表現。不愛民眾,不關心民眾,何談愛國呢?我收獲的時候,我們相信,同北京人藝、蘇州滑稽劇等獨特的類型風格一樣,濟南曲藝團開啟了一次“濟南地域文化藝術風格”的方言話劇嘗試之旅。

      《泉城人家》仍可完善

      《泉城人家》是一部打造多年的作品,雖然時間的磨煉已使它近乎于成熟,但我們發現,如果加以苛求,編導、表演中的漏洞仍然有,比如:一是泉妞為一女一兒終身不嫁這一巨大的犧牲精神前面——注意,不是背后是前面——缺乏實證性的情節交待,哪怕是交待其心理活動的簡單語言對白。二是與泉妞終身不嫁這一大事件相對應的是二號人物泉子也終身不娶。觀眾要問了:兩位男青年(泉子、大聰)都對泉妞情有獨鐘,看起來泉妞對兩位大院玩伴的感情也相當深厚,而且大聰成家后,泉子與泉妞結合的障礙早不存在。為什么兩位有情人沒能走到一起呢?——這里面應該有故事,有撼人心魄、催人淚下的故事啊——1965年的時代,時代大悲劇的前夜,什么傳奇故事都可能發生?上,作者輕易地丟失了這個充分發揮他講故事功力的空間。

      我個人認為,《泉城人家》雖然還有一些瑕疵,但它貼近基層生活的情態化創作與表演令人印象深刻,總體上不失為一部優秀的方言劇目。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