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麥家:我永遠不可能得到諾獎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2月25日09: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2月25日電(上官云) 近日,據多家媒體消息,中國作家麥家的《解密》即將與3月18日在英美兩國同步上市。24日下午,麥家接受了記者專訪。他表示,自己因童年的孤獨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而從事小說創作亦因日記而起,“說我寫‘諜戰小說’其實是對我作品的誤讀。至于諾獎,誰都期待,但我知道我永遠不可能得到諾獎。”

      選《解密》出版并非因青睞諜戰題材

      據了解,麥家的《解密》將于3月18日在英美兩國同步上市,此前曾有說法稱出版社選中《密戰》出版是因為較青睞諜戰題材。對此麥家指出,實際情況并非如此。當時剛開始為這本書在海外出版做宣傳時,兩家出版社也并不清楚自己的作品在國內被標上了“諜戰”的符號。

      “主要由于目前國外對中國文學的了解還很少,基本還停留在諸如農村題材、政治題材上面,當他們發現我這本書時,便覺得很好奇,甚至曾一度認為這不是由中國作家寫出來的,會比較感興趣吧。”麥家解釋道。

      麥家告訴記者,負責在英國和美國出版《解密》的兩家出版機構都是大名鼎鼎的出版集團。“英國的是企鵝出版集團,美國的是FSG出版集團。”麥家稱,國外與國內的出版機制不盡相同,“在新書上市之前,有一個樣書宣傳期。一般圖書的宣傳期是2個月~3個月,但是這次國外出版社對《解密》的宣傳期達到了8個月。”

      據麥家透露,此次推出的《解密》海外版并未增加內容,接下來還會有《暗算》在海外出版;《風聲》則正在談合同。

      談創作:寫小說因寫日記 “諜戰小說”是對我作品的誤讀

      現年50歲的麥家出生在浙江一個農村家庭,兒時剛好趕上一個較為特殊的時代,當時他的父親是右派,爺爺是基督徒,用麥家的話說,他們家的政治地位“低到了泥土里”。

      “當時幾乎所有的孩子都瞧不起我。我整個童年、少年都十分孤獨,只好寫日記,把日記當朋友。”麥家回憶道,他從13歲開始記日記,將心里的苦楚全部記錄下來,日記也成了他的一個發泄渠道。這個習慣一堅持就是十多年,當時農村經濟貧困落后,電燈都舍不得開,那時的他就在路燈下、月光下堅持寫,“寫日記成了我的毛病,不寫就難受。我1986年開始寫小說也與之有關。”

      麥家對記者說,他當時感覺一些小說就是日記的形式,并且《麥田的守望者》這本書便是記錄了一個少年的牢騷,與自己日記的情緒一脈相承,“既然小說能這樣寫,我干嘛不寫?然后就一邊寫日記一邊寫小說。就這樣有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說《私人筆記本》。”

      大部分人提起麥家的作品,很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諜戰”兩個字。但麥家卻說,嚴格來講這其實是對他小說的一種誤讀,是在被改變成影視劇后出于宣傳需要形成的印象,“我的主人公刀槍都不玩,怎么算是諜戰呢?”

      當被問及今后的創作計劃時,麥家稱,作家談創作計劃沒有意義,只要沒發表作品就不算定型。因為可能上午寫了一千字,下午覺得不好便刪掉,最后的敲定本很可能已非當初計劃的原貌。

      不可否認,目前麥家的不少作品都屬暢銷書行列。麥家笑言,這可能是因為他在文學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了一些小小的訣竅,“這個訣竅也是我的一種寫作風格。一方面我讀了大量的書,有知識儲備;另外也是我個人氣質的一部分,可能比較適合寫這種小說。”

      談諾獎:我永遠不可能得到諾獎

      美國FSG出版集團素有“諾獎御用出版社”之稱,據麥家介紹,FSG出版社旗下有21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以及其他一些雖未得獎但很“火”的作家。此次《解密》由這家出版社負責出版,也引發大家的關注。

      “我覺得我永遠不可能得諾獎。”提及諾獎話題,麥家直率的表示,諾獎誰都想要得到,這畢竟是文學界最權威、又有豐厚回報的獎項。但他從來沒有期待自己能得,因為這個獎項并非自己想要就能得到。

      在麥家眼中,諾貝爾文學獎自有約定俗成的評判標準:不怕文本艱澀難懂,而是要求作品具有一種無限闡釋性。而自己的作品風格并非如此,因此“不在諾獎考慮范圍之內”。

      “要得諾獎首先得符合這個標準。但我相信沒有哪個作家為了某一個獎項的標準去改變自己的寫作風格,也無法刻意迎合。一個作家只能迎合自己,寫自己擅長的東西。”麥家說。

      麥家說,在歷屆諾獎得主中有不少他喜歡的作家,比如加繆、福克納等。麥家還特別提到,諾獎的評選眼光很貼切,中國有很多的優秀作家,莫言獲得諾獎亦是實至名歸。但到現在為止,整個華裔文學在海外的聲音還是非常小。

      “莫言得到諾獎是中國文學在世界文壇上的一次曝光。其他作家以后‘走出去’的難度會相對小一些。隨著經濟的崛起,中國作家難以‘走出去’的狀態會慢慢改變,但是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麥家分析道。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