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影 >> 研討 >> 正文

    電影夢應得其大并兼其小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2月24日10:33 來源:中國藝術報 張成

      “中國夢與中國電影國際傳播”研討會在京舉行,專家認為——

      電影夢應得其大并兼其小

      “現在十幾歲的孩子們成了電影的主要觀眾群體,電影制作方面極力討好這批觀眾,大部分電影都是嘻嘻哈哈的,有些導演缺乏有力度的、關注現實的作品,且過度關注電影視覺的沖擊,沉溺于其中不可自拔” ,“中國電影應該在主場獲得絕對的主動權” ……在2月18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主辦的“中國夢與中國電影國際傳播”研討會上,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章柏青、北京電影學院教授陳山、北京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王一川等專家學者紛紛直陳中國電影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呼吁中國電影應該在實現偉大中國夢的道路上,關注那些具有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人和事。

      “中國電影有效地完成與時代,與人民的思想上、精神上和感情上的有效對接,這是中國電影實現國際傳播的基礎和關鍵。 ”中國影協分黨組成員、秘書長饒曙光說。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副所長趙衛防認為,中國夢的影像化表述應該遵循藝術規律,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也是一個根本的指導性原則。對于中國電影的國際化傳播,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丁亞平說,中國電影走向世界要實現中國電影的國際化轉型,它要實實在在地思考電影本身的問題,通過傳播有更多人文含量的內容,以此去影響更多的受眾。

      近年,電影“小時代”系列的熱賣、“粉絲電影”的興起,說明了現在電影的觀眾正越來越年輕化,娛樂至上的觀念大行其道,電影人遇到了現實的問題。饒曙光說,電影表現中國夢歸根到底還是要塑造好普通人的藝術形象,表達普通人的人性訴求和人性理想。因為任何理論、任何夢想建立在普通人的感性和人性的基礎上,它才有更廣泛的發展空間。此外,他認為,電影要以觀眾樂意接受的方式表現中國夢。

      那么如何適應這些變化,如何讓現在的觀眾尤其是年輕觀眾群體能夠接受我們的表達,其實是電影非常重要的一個課題,從某種意義上說,現在很多主流電影,與年輕觀眾的對接上還存在很多問題和障礙。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主任、著名編劇蘇小衛回應道,得其大并兼其小。蘇小衛說,從觀眾個體的角度來理解,中國夢應該是以大多數觀眾的個人化愿望為起點,然后走向大多數人共識的終點,即中國精神,中國力量。它是從個人走向集體,從分散走向集中,從藝術走向心靈的一個工程。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發布也為電影人尋找共識提供了方向。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尹鴻說,就拿愛國這一核心價值觀來說,反觀好萊塢電影不乏宏大敘事的影片,但他們的影片都有這樣一個中心主題,即國家是每個公民個體的,國家要保護每個個體,這一主題在其奧斯卡獲獎影片《阿甘正傳》 《拯救大兵瑞恩》 《逃離德黑蘭》中都能強烈地感受到,美國人把最重要的獎項都頒給了這些影片,其中的含義不言而喻。換句話說,好萊塢愛國主義宣傳的是,國家就是來保護每一個人的夢想的,要讓每一個人的生命得到尊重,這是很高明的策略。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公司總經理周鐵東認為:“所謂民族性,不僅僅是民族的風物和符號,更是一種民族的精神和實力,一種不可復制、不可替代專屬于本民族卻又容易為其他國家和民族接受的民族經驗和民族聲音。比如美國夢,它實際上是一種以獨特美式方式表達的世界夢。需要引起重視的是,我們的民族精神在尋求中國夢的過程中,所追求的不僅僅是一種民族的符號和表征,更應該是民族精神的保持和維護。 ”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