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成慣例:舉凡春晚被罵或贊過以后,接踵而至的元宵晚會就不再有多少人關注。其實,就像有人喜歡淘寶一樣,不經意間,你就能從“強弩之末”中發現亮點。馮小剛、張國立走了,央視的那幾個當家主持朱軍、董卿、畢福劍、李思思理所當然地再度亮相,哥(姐)兒幾個化身“福祿壽喜”星送上祝福,努力制造的溫馨看來雖無幾多新意,倒也說得過去。
照例是歌舞打頭,這讓人有點不解,如果換上語言類打頭,不也挺好?創意嘛,就要出其不意、攻其不備,給觀眾一個冷不防才好。阿寶和王二妮的“皆大歡喜組合”春晚剛剛《張燈結彩》 ,緊接著又在《正月十五鬧花燈》 ,有網友不禁調侃“這首歌是唱得應時應景,春晚上還沒有鬧夠啊” 。不過,也只有這個組合更帶民族特色,也更有喜氣,一身的潮裝看上去要比春晚更有節日氣氛。郝云剛剛唱過《群發的我不回》 ,馬上又開唱《總的來說》 ,不能換個別的歌手嗎?一來讓別人爽一把,二來也顯得央視有點創意,“總的來說”就不至于讓觀眾感覺“和春晚上是一樣一樣的啊” 。作為收視保證的玖月奇跡,近年是春晚常客, 《中國吉祥》這首歌,聽上去豪情萬丈,離地遠了一點兒,不如選個《平凡相戀》之類的,讓老百姓聽著更舒心點。蔡明阿姨剛剛在央視春晚毒舌一番,馬上變臉:旗袍加身,云鬢高綰, 《卷珠簾》的唱法讓網友吐槽,道是要“毀掉這首歌” 。蔣大為大叔不再高歌《牡丹之歌》 ,轉玩《套馬桿》 ,這就叫反彈琵琶,揚短避長, 《老少樂元宵》玩的這一出倒也有趣。值得一提的是,因曬出與父親30年合影,在春晚上意外走紅的大萌子,元宵之夜也登上央視舞臺,與王錚亮一起演唱了《時間都去哪兒了》 ,這首歌仍然是名副其實的催淚彈。懷孕挺著大肚子的大萌子帶著一家人亮相,其中還包括已經104歲的奶奶,大萌子主唱,王錚亮則為她和聲,電視鏡頭掃到觀眾席上時,伴隨著熟悉的旋律,一些觀眾眼中噙滿了淚花。傅琰東表演的魔術變橘子樹也是一大亮點,因法籍魔術師YIF馬年春晚魔術穿幫,傅琰東的表演自然壓力不小,從他的表情看,顯然要謹慎很多,甚至有一點點的拘謹,但從最終效果來看,傅琰東在火眼金睛的觀眾面前沒露怯。只是元宵晚會過后,網上傳出,傅琰東魔術乃美國某魔術大師的翻版復制。是耶非耶,自有公論。
元宵晚會的語言類分量加重,且不無可圈點處。小品《還是那點事兒》 ,相聲演員此番輕易轉身,改行去演了小品。周煒多才多藝,能說會逗,還能吼兩嗓子。他原本是吃相聲飯的,但看近年他在熒屏上的行蹤,倒是主持、唱歌等活計壓過了他的看家本領,給人的印象是,中國的相聲演員們個個都什么都能來,能演小品、能唱歌、能拍影視劇、能到地方招商引資……但有一條,就是不能堅守起家的老本行——說相聲。看來,他們的優越感和危機感同在,早早就給自己找好了后路。這不,即使是小品,周煒們在臺上手忙腳亂地白話了半天,硬是沒整出一個笑點來,用周煒的那句臺詞形容,這個小品純粹是用來“拖時間”的。“開心麻花”似乎是紅起來了,一而再、再而三地出場。他們表演的《同學會》令人有種熟悉感,據說這是個央視春晚最終被斃的小品,此次終于“滿血復活” 。舉凡上過學的,如今都對同學會這個詞抱有一種愛恨交加、酸甜苦辣的情結。何以故?都說同窗情誼貴如金,都說同學一回記一生,但是如今的那些同學會呀、校友會呀、同鄉會呀等等,全都變了味兒:聚會是名頭,攀比是內容。攀比什么?官位、財產、資源、關系、容貌,凡此種種,不一而足。因此,相見不如懷念,成了同學們之間最好的相處方式。而且,現實生活中,這樣的范例一抓一大把。 《同學會》這個小品,直擊現實,臺詞犀利,就連“打老虎”這樣的詞也敢整,尺度夠大。有人據此詰問:這小品比郭冬臨的那個好多了,咋就不能上春晚呢?
雖然如今相聲不夠景氣,但靠《滿腹經綸》走紅的陜西相聲演員苗阜和王聲為央視元宵晚會帶來的新相聲《學富五車》還是讓我們滿心歡喜。 《滿腹經綸》和《學富五車》都取材于過去兩位相聲新秀在陜西演繹的長段作品,展現陜西尤其是寶雞話是重要看點。長久以來,相聲界主要以京津兩地演員為主,但苗阜和王聲的表演讓大眾領略到了在京派相聲“帥” 、津派相聲“怪”以外的西北派相聲的“邁” 。兩人在央視元宵晚會上表演的《學富五車》經央視“特許”網開一面,允許他們在節目中恰當使用方言,節目中多次提到戶縣、寶雞等地的陜西文化,還出現了“詼諧”的陜西方言。節目播出后,戶縣某官方微博立刻發布:“中央電視臺一套元宵晚會苗阜、王聲的相聲《學富五車》三次提到戶縣,視頻6分50秒到7分10秒:財神趙公明戶縣人!鐘馗,戶縣人!劉海,戶縣人!戶縣是干部培訓基地啊! ”苗阜和王聲的其他相聲段子也被網友們翻出,在網絡上廣泛傳播。由此可見,好相聲還是有出路、有市場、有人氣的,誠望苗阜和王聲的成功能為中國的相聲和相聲演員們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