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從白光的花鳥畫中感悟寫意精神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2月18日10:49 來源:中國民族報 劉文生
    一夜清風起,千金買亦無 138cm×68cm一夜清風起,千金買亦無 138cm×68cm
    云淡風清 68cm×68cm云淡風清 68cm×68cm
    晨露濕新妝 68cm×68cm晨露濕新妝 68cm×68cm
    數點開來不惜春 138cm×35cm數點開來不惜春 138cm×35cm
    池邊弄水一身香 138cm×35cm池邊弄水一身香 138cm×35cm
    秋菊佳色 138cm×35cm秋菊佳色 138cm×35cm
    冰雪獨相宜 138cm×35cm冰雪獨相宜 138cm×35cm

      寫意花鳥畫在傳統文化精神的語境下,一直讓我們去反思、去領略、去體悟。白光從研習花鳥畫開始就循此路徑,不斷地體悟這一寫意花鳥畫的傳統精神。

      所謂寫意,是對自然之美中富有生命事物的表現,即“寫其生意”。這種意義上的寫意,絕非單純的對景描繪,更重要的是感受這些富有生命事物的生生之氣,將這種生命力、這種活潑潑的生命氣息傳達出來。

      宋代新儒學講“格物”。所謂“格物”,無非是深入一事一物,徹底明了事物之理致,把握其中的真精神、真境界,通過心靈的體悟,通達事物的本質。這也是中國繪畫所追求的境界。

      五代后梁畫家荊浩在《筆法記》中提到:“畫者,畫也,度物象而取其真。”這直接地表明,繪畫的目的便是通過對物象的感悟、取舍,而獲得對本真的把握。畫家所寫的并非是生物本身,而是蘊于其中的生生之氣;所寫的不是現象的真實,而是隱藏于表面之下的本真。因此,畫家要想表現出所寄情感,首先要有對生命力的體悟、對事物本質的敏銳洞察力。

      作為一名花鳥畫家,應感知萬物之生命,細微之情思。白光于天津美術學院本科畢業,又讀研究生后留校任教。他從學習繪畫開始,就顯現出了他內在的靈性。經過多年的學習研究,其畫作始終沒有脫離其心性和本真的要求,清新雅致,空靈秀潤。

      明代書畫家李日華在其畫論中言道:“凡狀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勢,得其勢不若得其韻,得其韻不若得其性。”由此可見,畫的內在是以“得其性”為最終的追求。白光的花鳥畫創作也以此為出發點,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寫意是心靈對自然的融冶。畫家體悟到自然的本真與生命氣韻之后,便以筆墨為基礎,通過具有書法性的線條展現出來。在這個過程當中,構成整個物象的線條就是畫者心靈與情懷的體現,反映出畫者的學養、胸懷與性情。

      明代書畫家文徵明論畫講:“人品不高,用墨無法。”李日華云:“點墨落紙,大非細事,必須胸中廓然無一物,然后煙云秀色,與天地生生之氣,自相湊泊,筆下幻出奇詭。”只有內心清明,不先存好惡于胸,虛涵養攝,順接物情,才能融會前人靈悟,自然映射于心中。心與物游,心靈與精神才能進入至大至美之境。這是寫意的最高藝術精神。

      白光的花鳥畫清新明麗,筆墨簡潔,設色巧妙淡雅,已初具面貌和藝術取向,同時也具備了對于傳統中國畫的體悟和思考。物象生動的氣息,清麗的韻致,使他創作的畫面中充溢著清雅自然之天趣,這些都建立在白光質樸向善的個人品性之上。有一顆“忠信篤敬”之心,方能“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白光正是具備了對傳統、對師友的這樣一顆“忠信篤敬”之心,才能使作品從傳統出發、體之于自然,發之于己心。筆者相信,他定將會因此而在書畫創作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作者系天津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副主任、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