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wǎng)>>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又見高粱紅(顏妍)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2月11日09:29 來源:人民日報 顏 妍

      紅高粱因為成熟而美。國家大劇院2014新春演出季的開篇舞劇《紅高粱》,因為有莫言的小說、張藝謀的電影兩種形態(tài)的藝術(shù)創(chuàng)造在先,所以從一開始就顯出了素材養(yǎng)料的豐厚和創(chuàng)作醞釀的充分,流露出成熟的氣息。

      也是因為有小說和電影的廣泛傳播,舞劇《紅高粱》可以卸下劇情敘事的負擔,通過顛轎、野合、祭酒、豐收、屠殺、出殯六大章節(jié)串起了一條更為明晰也更為凝煉的線索,剔除旁枝末節(jié),對“我爺爺”和“我奶奶”的故事進行典型化處理,讓人物成為故事的前景,讓舞蹈成為故事的出口。“顛轎”所暗示的命運無常的擺布,“野合”時兩情相悅的纏綿與圓滿,“祭酒”處敬天、畏神、立人的豪邁之氣,“豐收”時熙熙攘攘的歡騰相慶,“屠殺”一章危機四伏的恐慌,“出殯”時肅穆之下孕育著的巨大憤怒,這些情節(jié)脈絡上的“節(jié)點”,成為以舞蹈的方式推人物、亮精神的重點。

      作為舞劇,《紅高粱》回避了小說中時空交錯、穿插往復的敘事方式,也回避了電影里頻繁出現(xiàn)的無序瘋長的高粱、焦灼荒蕪的土地、晃眼焦灼的陽光等意象,而是揚長避短,獨獨放大了人物濃烈的情感、熾烈的生與死,進一步張揚了那涌動在北方大地深處的如同地火一樣的生命力量,“生如高粱,死如烈酒”,這恰恰是最適合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地方。昂揚,優(yōu)美,壯烈,掙扎,恐懼,悲憤,這些情感的層次、方向、動與靜的對比貫注在演員每一個動作的變換里,通過舞蹈的節(jié)奏、韻律和力道表現(xiàn)出來,形成了抓人眼球的戲劇性。“舞劇不是把舞蹈和戲劇分開來做,而是舞蹈里包含著戲劇關(guān)系”,編導王舸、許銳的這種把握,或許正是舞劇《紅高粱》讓人覺得流暢且自足的原因。在這里,舞蹈與戲劇不是兩張皮,相反,戲劇找到了舞蹈化的路徑,舞蹈內(nèi)在地生成了戲劇性。

      這一舞蹈化的過程有不少是通過群舞的形式完成的。青島歌舞劇院的演員們有一種家鄉(xiāng)人排家鄉(xiāng)戲的熱忱,抖擻的精神勁兒非常入戲,成全了不少氣勢逼人的群舞場面。這氣勢讓人震動的同時也讓人擔心,擔心對群舞的依賴會成為一種取巧,為整飭而整飭,為氣勢而氣勢,情感煽動性強而余韻少,甚至是過于板滯和說教。好在《紅高粱》有瀟灑、出挑、舉重若輕的地方,群舞中不乏亂中有致的說笑和嬉鬧,俏皮時來一段男扮女裝的戲中戲,再加上不斷跳脫出來的雙人舞、單人舞,讓整部劇有松弛和調(diào)劑的空間,在蓄勢的過程中,有愉悅的、機智的成分旁逸出來。欣賞《紅高粱》的過程,很好地說明了,戲劇性不僅是從頭至尾繃著的那根弦,還是那根弦在越繃越緊的同時,不斷被撥動出的舒緩纖細的樂音,它讓被情節(jié)推著走的觀眾也時不時地停下來,做情感上的短暫徘徊。

      這熾烈和舒緩的矛盾結(jié)合,是舞劇的優(yōu)長,也是舞劇《紅高粱》區(qū)別于小說和電影的意義所在。劇中不時響起的嗩吶聲細長凄愴,似有百轉(zhuǎn)愁腸,但它直直地長鳴入天,硬是讓人從愁腸中聽出義氣和勇武來,這是最解鄉(xiāng)土力道的聲音。同樣解得鄉(xiāng)土力道的還有舞蹈,如詠嘆調(diào)一樣的動作舒展開來,在空氣中傳遞能量,牽動著你的目光,進而牽動著你的心,讓你從柔軟中識出生命力,從肢體的抒情中識出思想和感受。恰恰是在表面的形式里,蘊藏著最撥動人的深度。

    網(wǎng)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guān)閉

    專 題

    網(wǎng)上學術(shù)論壇

    網(wǎng)上期刊社

    博 客

    網(wǎng)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