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馬戲表演為何叫“馬戲”?表演中馬占據最重要地位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2月02日09:03 來源:新民晚報

      你知道馬戲團的演出為什么叫“馬戲”而非“牛戲”、“羊戲”嗎?您知道雜技和馬戲的淵源與差異嗎?迎馬年之際,記者采訪了上海馬戲學校校長俞亦綱,聽他上了一堂精彩的“馬課”。

      俞亦綱還擔任著上海馬戲城總經理和上海雜技團團長的職務。他說,馬戲這一名稱是由國外傳入的,因為馬在表演中占了最重要的地位,所以稱為“馬戲”,距今已有幾百年了。在國外,馬戲是大類,而雜技是馬戲的一部分,但在中國卻相反,雜技是大類,馬戲則成了隸屬于其中的一個分支。在中國古代,雜技稱為百戲,雜技一詞是1950年百戲團赴國外演出時,周恩來總理起的新名字,雜即多,技即肢體表演,生動形象地概括和拔高了百戲的內涵。“我國的百戲可要早于國外的馬戲兩三千年了啊。”俞校長感慨地說。

      對于現在上海的馬戲節目,俞校長更是如數家珍:“與動物相關的馬戲表演中,觀眾們一般比較熟知的是猴子、大象、獅子等,事實上馬也是非常著名的‘表演家’之一。上海馬戲團目前擁有約10匹馬,配以多名演員進行騎術表演。馬匹都是從各地花大價錢買來的,在國內屬于一流水準。騎術表演展現了馬匹的英俊奔放,在觀眾中反響甚好。以前我們團還有和小丑互動的滑稽馬戲節目,但因為那匹馬年歲大了,目前正在物色培養新馬。”

      不過,采訪中俞校長也不回避一件“敏感”事情。近年來,由動物參與的馬戲表演在國內外時有爭議,尤其是一些動物保護組織非常反對訓練動物進行營利性演出。俞校長說:“我們倡導的是通過馬戲這一平臺傳遞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觀念,這也是上海馬戲學校所推崇的。比如,小學員們一入校,我們就會向他們傳授與表演動物是伙伴關系的教育理念,演員和動物是平等的,不能用暴力、虐待等手段馴化它們,而是要進行科學訓練。”

      據悉,上海馬戲學校是我國目前僅有的三所正規學歷的雜技學校之一,屢屢在國際馬戲大賽上摘金奪銀。學校除了上專業課,學員們還開設了芭蕾、音樂等課程,目的就是要努力使上海的馬戲后備人才能始終處于國際領先的水準。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濞戞搩鍘煎ù妤佹媴濠婂啫绀傞梺鎻掔Х閾斿姊归崹顔剧獧閻犱警鍨€靛本锛愬鈧崳鐗堫槹鎼淬垺銇熼柛鏃撴嫹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 娴滅儤鐨弬鍥ь劅
    • <鐠囨鍨�
    • 濮樻垶妫岄弬鍥ь劅
    • 娑擃厼娴楁担婊冾啀
    • 鐏忓繗顕╅柅澶婂灁
    • 闂€璺ㄧ槖鐏忓繗顕╅柅澶婂灁
    • 娴f粌顔嶉弬鍥ㄦ喅閹讹拷
    • 娑擃厼娴楅弽鈥虫疮閺傚洤顒�
    • 娴f粌顔嶉崙铏瑰缁€锟�
    • 娴f粌顔嶉柅姘愁唵

    博 客

    绮惧僵鍗氭枃

    網絡工作室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