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綜藝節目不僅大更要新(湯集安)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1月27日09:59 來源:光明日報 湯集安

      透視2013年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展望2014年的發展方向,用王朔的一句名言基本可以概括,那就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從2013年年初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收視火爆,使黃綺珊、羽泉、周曉鷗、齊秦、林志炫等樂壇老將重新走進觀眾視線;到年底,又以湖南衛視《爸爸去哪兒》的風靡一時完美收官,五對明星父子成為娛樂關注熱點,還有《中國最強音》《快樂男聲》《全能星戰》《中國夢之聲》等,不僅投資巨大,制作精良,還請來了章子怡、謝霆鋒、陳坤、范冰冰等平日多在電影大銀幕亮相的明星當嘉賓,讓人不禁感慨,中國電視綜藝節目已開始逐漸進入了“大片時代”。

      然而,在電視行業朝著“高端、大氣、上檔次”的方向高速發展的同時,由于一些娛樂節目忽視了電視的文化認知功能、教育功能和審美功能,導致種種怪現狀層出不窮,又給人們帶來了眾多遺憾。比如說,娛樂大家抄。一家唱歌,家家唱歌;一家真人秀,全體真人秀。還有模式靠引進。暑假期間,各大衛視重磅推出10多檔綜藝節目,大多效仿或引進海外模式,使熒屏飄出的“舶來品”氣味越來越濃,版權價格直線飆升。第三就是版權吵不休。克隆風帶來的版權糾紛也日益增多,甚至出現了兩家衛視幾乎同時推出了購買版權的跳水節目,引發各種有關版權的話題,但最后和節目一起,石沉水池,不了了之。第四是全民來相親。為了制造喜劇效果,有個別相親節目甚至偽造嘉賓身份,催生了一批“相親專業戶”。第五是職場成選秀。成家和立業,是中國人傳統觀念中的兩件大事,但職場秀節目基本大同小異,為了制造緊張氣氛和戲劇效果,有些企業老板組成的“BOSS團”對選手進行考驗時,報以毒舌言論和出位演出。第六就是炒作無底線。為了博取觀眾的吸引力,一些制作單位不惜制造一些粗俗搞笑、暴露隱私的“娛樂”垃圾。

      其實,深入分析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是一些電視綜藝節目制作方創作態度不夠真誠、創造力不足的結果。深入分析2013年走紅的新節目《爸爸去哪兒》,我們會發現一個節目要走紅,關鍵是形式新穎,要讓人眼前一亮,內容要走進觀眾的心里,引發共鳴與互動。《爸爸去哪兒》創新性地將視角放在明星親子互動上,展現孩子們可愛天真的成長故事以及與父親之間溫馨真摯的情感,戳中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部分,其間蘊含的有關親情回歸、家庭倫理、教育理念的內容,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思考和探討。可見,在投入重金引進海外模式、邀請明星陣容、打造夢幻舞臺、制造話題吸引觀眾的同時,綜藝節目更應該拿出誠意,在增強創新精神、號準觀眾品味的脈上下功夫。

      不過,《爸爸去哪兒》的成功也借助了國外節目模式這個“拐棍”,而且由此又引發了一輪親子節目的扎堆兒上馬。對于電視綜藝節目的發展方向,我認為兩句話可以概括:莫讓霧霾遮望眼,百花齊放才是春。2014年的綜藝節目,除了音樂類、親子類節目將會繼續吸引觀眾眼球之外,戶外競技類、喜劇類、達人秀,以及劇情演繹類、新媒體整合的即時互動節目,甚至真正做到“網臺聯動”的網絡選秀類節目,都有可能異軍突起,形成潮流。但有三點是所有電視節目都不能繞過的:一檔電視節目要成功,首先必須要會講故事,第二無論是明星還是草根一定要推出來讓觀眾印象深刻的人物,第三就是要有強大的制作團隊、整合營銷與話題推廣,但這些都離不開一顆勇于創新的赤誠之心。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