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葉圣陶孫子葉兆言:文化傳承已經徹底不存在了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1月26日09:36 來源: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作為一個中國文人,中國古代的文人中,你喜歡哪個文人?

      葉兆言:杜甫這樣的文人,還有五柳先生陶淵明。像五柳先生那樣,自得其樂,茍延殘喘地站在文壇,是一種理想狀態,我覺得挺好的。

      錢江晚報:你的爺爺是文化名人葉圣陶,父母都是知識分子,伯父葉至善、姑姑葉至美也都是文壇中人,你也是作家,現在連你女兒葉子也是文學博士,作家,這讓我們感覺中國文化的某種傳承,在您的家庭就是一個縮影?

      葉兆言:實際上即便是在我的家庭,看起來是四代文人的家庭,所謂的文化傳承這個東西也已經不存在。中國文化意義上的傳承,在五四時期就斷了,到了“文革”,差不多就斷徹底了。

      錢江晚報:葉兆言和葉圣陶,沒什么共同點嗎?

      葉兆言:如果說我們一家幾代人有什么共同點,那就是都不贊成后代當文人,但是偏偏都成了文人。可能這也有“文革”陰影的因素吧,家人覺得干文的結局會不好,連魯迅也反對過,覺得搞文的會一事無成,做人也不踏實,變成一個沒用的人。我父輩都是反對“空頭文學家”的。我做工人那會兒,整個家庭都很開心。那時的文化人發自內心地覺得文化人無用,當工人更有用。那個時代,父輩們對自己的人生有一種“反對”。

      錢江晚報:您一直以來寫作,有沒有考慮過一個作家的擔當問題?

      葉兆言:我從來沒認真考慮過這個詞,因為這個詞往往會托大,會自以為是。作為一個作家,我想的就是把活兒做好,把書寫好,要敬畏本職。小說是時間和虛構的藝術,各門藝術有各門藝術的標準,詩要言志,文要載道,小說就應該把故事說好,而說好故事就是把握好時間和虛構。我一直覺得一個作家的擔當不是最重要,不是文學需要我,而是我需要文學。我更多認為是我需要文學,需要寫作,沒有更多想時代需不需要我寫作。因此,我這個人也許特別無聊,除了寫作,就是寫作。

      錢江晚報:如果擔當不重要,那么什么是一個好作家最需要的?

      葉兆言:獨特的視角和觀點,文學要給大家提供不一樣的東西;文學展示的是冰山浮在海面上的一角,但同時也要讓大家感到海面下隱藏著更多的東西;文學的歸文學,意識形態的歸意識形態,好作家大于意識形態。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