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河北現象,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文化管理機制創新的原因,有領導重視與決策的原因,有藝術家辛勤耕耘的原因,等等,我談一點流與源的遇合問題。
任何藝術現象的產生,都有因緣。因,是歷史文化傳統,即“流”傳下來的藝術精神;緣,是現實機遇,即現實之“源”。有因有緣才有果,有流有源才有新氣象。因此,新的藝術氣象的產生,一定是傳統之流與現實之源的機緣遇合。只有現實之源才能激活傳統之流,為有源頭活水來。藝術的活力來源于感應現實、反映現實、回答現實。現實生活是藝術的源泉,不僅僅是素材的源泉,也是精神力量的源泉。哪怕是寫歷史題材,也必須有現實觀照,才能從精神上打通歷史,比如《周恩來的四個晝夜》《我的故鄉晉察冀》《打狗棍》等作品,都有強烈的現實感。任何一種藝術形式,如果不能照應或思考時代提出的現實問題,其創造力就會衰竭甚至枯竭。“河北現象”包含很多內容,但有一點是很可貴的,就是緊扣時代脈搏,關注現實,用藝術的方式思考現實,回答現實提出的問題,為人們認識現實、推動發展提供精神力量,給人們以鼓舞、溫暖和希望。比如《牛鐵漢和他的兒女們》《丑角爸爸》《營盤鎮警事》《守望》等作品,都是現實題材,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給人們提供了新的啟示。尤其是電視劇《守望》,為新農村建設吹來一股清風,從中能感受到一種燕趙風骨。
如何發展農村經濟?如何建設新農村?這似乎不是藝術關心的事情。但是,這也并非是藝術應該回避的事情。事實上,藝術恰恰是因為承載時代使命、回應現實問題而具有了時代性和現實性。《守望》這部電視劇,聚焦農村現狀,探索農業發展,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正確理念。這一切,都是通過水泉村和泉頭村農民們的實踐表達出來的,是通過曲折故事和生動人物形象傳達出來的,有很強的藝術性。
首先,圍繞著要不要繼續挖礦洗礦、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提高經濟收入的問題,農村婦女錢秀云站出來堅決制止。怎么和“錢”過不去呢?能挖能賣,為什么不挖不賣?看起來不符合流行觀念。但這是一種覺悟,是新一代年輕人錢秀云、趙寶亮的覺悟,不能再走破壞生態的發展老路了,再這么走下去,即使眼前獲得了利益,最終都要歸零,甚至還要付出更慘重的代價。所以,必須尋找新的科學的發展途徑。在錢秀云的努力下,帶領水泉村村民克服困難、克服阻力建立“油雞散養”基地,發展生態農業。這是科學發展的思路,是“農村夢”的題中之義。看《守望》,一種正確的價值觀念猶如春風撲面。
我們需要致富,但不能把致富當成惟一目標,更不能為了致富而虧欠良心賺黑心錢。在“油雞養殖”基地,趙大拿偷偷地使用了激素超標飼料,致使雞蛋產量增加,個頭增大,應當說,這樣做是有利于賺錢的。但是,秀云、寶亮、月月幾個企業負責人,堅決制止了這種行為。這些年,食品安全越來越引起人們的憂慮,越來越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各種事件不斷發生,新聞媒體時有報道。但是,電視劇中幾乎沒有反映,因為當下的一些電視劇總是以制造娛樂為目標,有意回避現實矛盾。從這個意義來看,我認為《守望》是一部敢于正視現實、碰觸現實的作品。只有正視,才可能獲得真實的力量。無須諱言,這些年為致富唱的贊歌不知道有幾籮筐,但是,很少看到關于致富與公平正義、財富與道德倫理之間的平衡問題的叩問,向前看變成了向錢看,錢成了惟一的價值,價值觀的傾斜致使社會心理生態失衡。《守望》,不僅是守望家園,還在守望著我們的精神家園,守望著良心。
但愿電視劇中多一些敢于面對現實說話,多一些接地氣、有底氣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