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戲曲電影越來越受到觀眾和戲迷的歡迎。怎樣拍一部觀眾喜歡的戲曲電影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憨憨公子扳倒爹》是一部描寫反腐打黑、兒 子告爹的戲曲電影,影片借古揭示了當今貪腐的社會問題,是一部主旋律影片,也是一部深受老百姓喜愛、替老百姓說話的豫劇丑角電影。影片由豫劇牛派傳人金不 換領銜主演,河南多位名丑聯合演出,喜劇表演形式是這部影片的風格。兩者結合,特別具有挑戰性,我選擇了這個題材,就是想拍一部不一樣的電影。這部影片從 策劃到制作完成,我們遇到和解決了一些創作上的問題:
一是正劇主題與喜劇風格的結合。《憨憨公子扳倒爹》是一部描寫父子親情的正劇電影,影片寫到了兒子告爹這樣一個嚴肅主題。為了使影片既具有思想 性、藝術性、娛樂性,又讓觀眾輕松愉快地進行思考,我對故事和人物的發展都做了細節上的縝密鋪墊。憨憨公子不但具有“俠義”心腸,更有著性格中的“憨”, 這才讓他由事件開始的無意之舉,發展到他最后的正義選擇,這是“憨公子”性格發展的必然。而與老父親離別一場,雖親情難舍,但法大于情。父親離去,空空府 院,門框傾斜的對聯,墻上傾斜的家訓預示著貪污腐敗的悲劇下場。
二是戲曲與電影的結合。《憨憨公子扳倒爹》是我拍的第三部戲曲電影,之前兩部我是攝影師。其中《七品知縣賣紅薯》是在攝影棚搭景拍攝的,人物造 型掛髯口、配硬腰帶,表演、器樂完全戲曲舞臺化;《大腳皇后》實景拍攝,保留了戲曲舞臺的鑼鼓器樂打擊。這部影片我考慮到正劇內容和丑角表演的特點,在前 兩部影片的基礎上,又進行了一次“戲曲寫意與電影寫實”相結合的探索,我的大膽想法得到編劇貫涌的支持。首先,劇本完全按照電影進行創作,去掉了舞臺戲曲 場與場的接續,根據劇情需要進行故事結構,更多地運用電影手段來表達故事和設計人物。主演金不換是豫劇牛派藝術的傳人,牛派獨特的表演風格和臉譜造型非常 具有傳統性和大眾性,因此我們在創作中保留了牛派唱腔,保留了“公子丑”的造型,確定了人物的戲曲基調,而在表演上,則要求演員的表演盡量靠近電影化,讓 人物貼近生活,讓人物走到普通觀眾中來。金不換深厚的表演功力和大師的表演風范,讓他十分成功地塑造了憨憨公子這個人物,填補了戲曲舞臺“公子丑”作為正 面人物的典型形象。該片的另一個特點是邀請了多位“河南名丑”同臺演出,劇中,吳良輔、白娘子、裴達法、呂洞濱的扮演者都是河南河北山西一帶家喻戶曉的豫 劇丑角明星,他們的表演各具特色。我要求演員按照規定情境以各自的表演風格設計自己的戲,把優秀的戲曲表演和電影表演結合起來,使影片的喜劇效果和電影的 真實較好地結合。另外,影片去掉了戲曲中的鑼鼓器樂打擊。這一點我一直很糾結,鑼鼓器樂打擊是戲曲的重要特點之一,去掉之后會不會削弱戲曲表演的效果呢? 在與編劇做了反復探討之后,考慮到我們要把演員放到實景中去表演,鑼鼓聲在真山真水的巨大空間里顯得小氣,反而沒有了氣勢,而且鑼鼓的打擊聲勢必要搶奪演 員電影化的表演戲份,所以還是堅決地去掉了,可以說,這一個探索在戲曲與電影的藝術結合方面是有研究價值的。
三是古裝題材與現代元素的結合。該片是古裝戲曲電影,整個唱腔、唱段,甚至有些道白,我們保留了戲曲原汁原味兒“唱、念”基調,保留了傳統豫劇 大段演唱,保留了豫劇牛派藝術“作、打”的經典動作和舞臺戲曲色彩明亮、色彩大塊交叉的特點,讓全片在最好的真實景地進行拍攝。我們先后在山西長治、山西 大峽谷和鶴壁周邊十幾個景地進行拍攝,提升了電影的真實性。在影片情節設計和語言處理上,融入了很多我自己對戲曲電影的理解,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特別是 吸引年輕觀眾,改變他們對戲曲節奏慢,劇情、場景單調的印象,我把鏡頭打碎,在影片中加進了現代流行語,影片在河南、山西、北京等地放映時,通過觀眾的笑 聲,可以看出影片達到了很好的喜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