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社長王焰
一個企業終將以它自有的方式成長。在這個風云變幻的時代,我們難以預測時間還將帶來怎樣的變化。有人稱2013年為移動互聯網元年,大數據、云計算、微信、自媒體等概念的出現,雷軍董明珠大設賭局,各行各業都在談“互聯網思維”,不由得讓傳統出版社陷入人人自危的困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該如何生存?
出版社發展到一定規模,就必須強化制度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現代化的文化企業。2008年,華東師大出版社對組織架構、績效考核制度等做了一次大的調整。業務方面,取消原來的編輯室,取而代之的是更靈活、更專業、更具特色的分社。組織機構方面,設立董事會、社務委員會,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策,邁出了現代企業制度建設的有力步伐。
2010年,華東師大社在堅持原有的辦公會議制度、選題論證會制度、預算管理制度、責任會計制度、生產調度會制度等的前提下,又設立了紙張采購委員會,對采購質量、產品價格等嚴格把關,極大地節約紙張成本。為加強管理與一線業務的溝通和交流,2013年,華東師大出版社進一步完善分社長聯席會議制度,領導班子及時與一線業務部門溝通行業信息、市場動向、管理政策的變動、內部流程的梳理等,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保障了事業的發展。2013年底,華東師大社的銷售碼洋超過8億元,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華東師大出版社發展的長期目標是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基業長青的出版社。創新戰略、品牌戰略是出版社發展的核心戰略。創新戰略又是企業發展戰略中的第一核心戰略。創新首先是思維的突破,打破舊框框,在新形勢下找到新的對策和方法。創新首先來自于跨界與混搭,因此,組織的扁平化應該是我們組織架構的發展方向。目前,華東師大出版社已經有十個分社,各自有不同的產品線和特定的選題方向,編發聯動,分社內編輯和營銷更加專業化。但是,長此以往,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多元化發展,同時也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因此,讓扁平化的組織實現跨部門的協作共贏也將是我們改革創新的一個方向。2013年,二維碼教輔圖書《解題高手》就是由教輔分社和數字出版部攜手打造的成功之作。
在營銷上,華東師大社緊跟形勢,創新營銷思路和模式,分社各自都有專門負責網絡營銷的編輯人員,總社也專設了網絡銷售部,2013年網絡銷售業務量同比漲幅達40%。同時,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共設有包括總社、教輔分社、北京分社和六點分社在內的4個微信營銷平臺。
當然,創新思維更重要的是體現在選題策劃和內容的制作上。我們認為,選題策劃要根據我社的特點,遵循經典性原則和實用性原則。這兩個原則同時適用于我們的教材、教輔、少兒圖書、學術專著及人文社科圖書。
我們的重心不會放在少數暢銷品種上。傳統出版社在市場運作方式上多少存在一些欠缺,因此,我們更強調的是圖書的品牌影響和規模效應。以出版教師教育圖書的“大夏書系”為例,十年堅持成就了一個影響上百萬中小學教師的經典書系。該系列共出版了300余種圖書,覆蓋了全國400余個縣級以上的地區,年銷量已達4500萬碼洋,毋庸置疑已成為中國教師教育的第一品牌。
十多年來,華東師大社還培育和樹立了一系列著名圖書品牌:《一課一練》:暢銷20年,被譽為“教輔中的戰斗機”;《百題大過關》:41本書年銷售碼洋近5000萬;《大學語文》:徐中玉主編,修訂10版,發行超過1千萬冊;“美慧樹·幼兒園主題課程資源”:96本圖畫書,覆蓋語言、社會、健康、科學、數學和藝術六大領域的學前兒童繪本;“六點評論”:具有獨立思想的當代學者的代表性論著;“明心書坊”:大眾教育和心理讀物……這些品牌都是華東師大出版社的重要財富。
近年來,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策劃了一批有重大社會效益的圖書,并且不少出版項目都獲得了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像《杜威全集》、《元明刻本朱子著述集成》、《中國學術編年》等重大項目均獲得了國家出版基金的資助。為發揚華師大學科特色、傳承華師大文脈、整理華師大名家資源,近幾年華師大出版社還陸續推出了《徐中玉文集》、《智量文集》、《周克希譯文集》、《陳桂生教育學文叢》、《大夏書系·十年精選》、《白天和黑夜的信使》等,在各界都產生了熱烈反響。
時代飛速變化,但有一些事物是永不改變的,人們對審美的追求,對人性的思考,對知識的渴望不會停止,對閱讀的需要也將伴隨終生。因此,圖書的策劃,其實是對人心的把握和探尋,我們相信,隨著文化識見,閱讀品味的提升,對圖書形式和內容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將堅持做有理想有情懷的出版人,出版真正有價值有力量的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