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綜述 >> 年度綜述 >> 正文
2013年毫無疑問是長篇小說的“收獲年”。新年伊始,賈平凹攜《帶燈》開始了這一年長篇小說波瀾壯闊的旅程。在這部小說中,賈平凹描繪了一位 叫做“帶燈”的鄉鎮女干部。她原名叫“螢”,因為不滿“腐草化螢”的說法,改名為“帶燈”,意即“帶著一盞燈在黑夜巡行”。多么美的意象,幾乎可以看作是 2013年長篇小說的一個隱喻。作家們致力于在長篇小說中再現活生生的現實,創造一種想象的現實,乃至于要用文學照亮現實。如何處理小說與現實的關系,成 為這一年長篇小說中尤為令人矚目的問題。
“正面強攻”的現實主義
有一些在長篇小說領域積累了豐富經驗的作家選擇“正面強攻”現實!稁簟分v述的生活領域是賈平凹所熟悉的農村生活,是以鄉政府的日常生活為前 景,透視當下鄉村生活的諸多煩難與困境。在這部小說中,賈平凹高妙的寫實能力再一次得到了驗證。對于在農村基層的生活,救災也好,截訪也罷,他信手拈來, 工筆細描,毫無生澀之感。對于作家來說,現實主義是一種技巧,更是一種態度。賈平凹值得贊賞之處正在于此。他對于自己筆下的人物不溢美,不隱惡。比如,帶 燈是這部小說的靈魂人物,作家對她的欣賞流淌在字里行間。大多數時候,我們能看到她和她的那些老伙計們親人一般的感情。即便如此,我們依然能看到帶燈也有 不那么美好的一面。當然,寫實有寫實的難度,那就是如何將那些過于日常化的故事上升到小說的高度。賈平凹解決的途徑是開辟虛的空間。在《帶燈》里,如果說 綜治辦的事是實,那么元天亮就是虛,帶燈給元天亮的信也是虛。賈平凹在實打實的材料中間穿插這些美的句子,是為帶燈開一扇窗戶,因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倘若不 把熱情寄托在遙不可及的遠處,是很難將就泥潭一般的現實生活的。當然,他也是為我們這些讀小說的人開一扇窗戶,從“現實”的櫻鎮里抬起頭來,呼吸幾口文字 的清香。
這一年,余華的《第七天》因為處理現實的方式招致了種種議論。他似乎有意要記錄下這個信息喧囂的時代的聲音,于是,人們所熟悉的猶有余溫的新聞 事件如同潮水一般在小說中涌現。這使人在面對這部小說的時候感到猶疑。該怎樣評價這樣一種“現實”和作家的“現實感”呢?贊同者有之,認為余華讓一個我們 習焉不察的世界顯性,反對者也有之,認為余華如此接近現實基本無效,甚至呼吁作家應該與現實保持緊張關系和一定距離。余華在《第七天》里依然先鋒,書名就 有豐富的象征意味,沒有讀過《圣經》的人大概也知道上帝用7天創世,到第7天可以安息的故事;在中國文化語境中,“7”也是具有輪回感的數字。選擇以一個 亡靈的視角講述故事,分7章講述死后7日的見聞,都可以看到作家的用心。小說中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是對名之為“死無葬身之地”這一新世界的描述,看上 去樹木菁菁、流水嚶嚶,似乎是一個烏托邦所在,但這個“烏托邦”里有著自身的局限和可能,似乎某種程度上實踐了余華所說的“把現實世界作為倒影來寫”。然 而,倒影是否引導我們無限接近當下豐饒復雜、無以名之的現實世界呢?這確實讓人深思。但無論如何,余華展現了努力的一種路徑。
“70后”作家田耳小說所講述的現實或許是我們不大熟悉的領域——輔警的生活。但對于田耳而言卻無比熟悉,因為他們和田耳小說中的大部分人物一 樣,都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暗處。最開始,丁一滕和符啟明都生活在此,然而,隨著生活的漸次展開,兩個人的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符啟明橫刀立馬,以其聰 明才智和圓熟的處事風格成為佴城的風云人物,丁一滕則隨波逐流,日子越發黯淡無光。因為編制問題,兩個好兄弟之間的關系也逐漸出現了裂痕。符啟明如暴風驟 雨般迅速擴張,建立了自己在佴城的疆域,卻因為丁一滕堅持不懈地勘察而大廈將傾。丁一滕顯然是田耳傾心的那一類人,看上去胸無大志、得過且過,因此,由他 來講述符啟明的聰明和幸運,是再恰當不過了。敘述者的口吻里有很多復雜而微妙的東西。看似弱勢的丁一滕有他自己的執著和堅持,他所堅持的精神原則是在漫長 的敘事中一點一滴地顯露出來的,到小說快要結尾時才讓人恍然大悟,也肅然起敬。
從個人出發面對現實
在種種尋找現實的努力中,我相信,一定有作家認為在現實的大海中打撈“現實”,無疑是刻舟求劍、緣木求魚,相反,過去的某個瞬間,個人化的記 憶、經驗有可能包含了“現實”的秘密。蘇童重新回到了自己熟悉的香椿樹街,回到了他一往情深的少年情懷。小說講述了保潤、柳生和仙女3個人年少時候的糾 葛,以及之后每個人的生活際遇。3個人物,分別對應了3個季節!氨櫟拇禾臁笔钦f保潤為青春蓬勃力量的掌控而不能自持,“柳生的秋天”解釋了柳生在躲過 牢獄之災之后小心謹慎,夾著尾巴做人的景況,“白小姐的夏天”是在暗示仙女也就是白小姐的人生繁蕪,看似有無盡的可能最后卻走到了未知的境地。這也暗示我 們,蘇童可能不是一個線性史觀的擁躉者,而是循環史觀的信奉者!饵S雀記》因此也充滿了屬于蘇童的種種印跡,令熱愛他的讀者親切、安心。
喬葉的《認罪書》講述的是一個“罪與罰”的故事,小說通過“80后”女孩金金的人生遭遇,沿著時間的河流往前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在梅梅和梅 好的故事中探尋惡是如何塑造和摧毀了我們。邵麗的《我的生存質量》在以個人經驗理解現實的道路上提供了新的可能。對小說中的“我”而言,只有在經歷了生活 的變故之后,才能以如此沉痛而又自省的精神反省過往的生活和周邊的人與事,才會以更為清醒而又開朗的態度面對未來。項小米的《記憶洪荒》則要為自己的記憶 尋找一個容器,以盛載那些讓作家無法忘懷的瞬間。項小米通過記憶為那個剛剛過去不久卻已然被迅速遺忘、那個讓人恍如隔世的時代立傳,為從那個時代穿越而來 的人們立傳,管他洪水滔天,管他風云變幻。紅柯在《喀拉布風暴》中延續了他一貫的愛情敘事,小說依靠人物內心最為隱秘的情緒作為敘事的推動力,可以看做是 紅柯在詩性寫作上新的探索。龐貝的小說《無盡藏》則像是一個迷宮。古書《無盡藏》包裹在小林為之意外遇害的故事中,引發讀者對歷史的無盡猜想。
歷史長河中的那些人們
一些作家認為,要書寫我們的現實,當然要書寫現實中的人們。對于一部體量龐大的長篇小說而言,書寫人物的一個側面乃至一個凝固的時間點都是不現 實的。只有將人物放置在縱深的歷史長河中,才可以清晰地看出這些人是從哪兒來,為什么今天這樣,以及他們要到哪里去。不同年齡層的作家以描繪人物群像的方 式,致力于刻畫出同齡人的精神素描。韓少功在《日夜書》中要書寫的是知青一代的精神史。對于這代人來說,宏大敘事依然在主宰著他們,即使命名,也是歷史事 件式的命名。馬濤、姚大甲、小安子……有著思想者、藝術家、官員等不同身份,因為穿越了斷裂性的不同時代,這一代人身上具備了精神的厚度和傳奇經歷的諸多 可能。將他們聯系在一起的,是“白馬湖”!鞍遵R湖”歲月在他們人格形成期鍛造了他們,所以,不管他們在后知青時代遭遇了什么,“白馬湖”是他們隱秘的精 神根底。
“70后”作家徐則臣要在《耶路撒冷》中講述他這一代人的精神歷程,難度不小。徐則臣選擇的以戲劇化、隱喻化的方式將這一代人勾連起來。對于初 平陽、易長安、秦福小、楊杰這幾個在花街長大的孩子而言,景天賜的死是他們深藏在內心深處的秘密,盡管日后依次離開花街,但是,童年友伴景天賜卻不時地跳 出來,在他們志得意滿或頹唐沮喪的時候,讓他們時刻面對內心的罪孽感。這基本可以看出徐則臣對“70后”的態度:一個人有罪孽感是好事,就像初平陽惦記著 去耶路撒冷也是好事一樣,這意味著他們內心為自己劃定了一個基本準則,同時也沒有失去對更好的精神世界的向往。
“80后”作家也試圖給出自己關于“一代人”的認識!镀缴鷼g》一洗之前華麗肆意的文字風格,在敘述上盡可能地沉穩踏實,由此,作為作家的七堇 年終于擺脫了前輩作家的影響,成長為她自己,這大概因為《平生歡》描述的是國企家屬院的小伙伴們成長的故事,作家和小說中的人物共同成長,實在是再正常不 過的事情了。這一代人委實太年輕了,到小說結尾的時候,他們不過30歲,所以作家的所有感慨都化作散落在文本縫隙之間的“頓悟”,璀璨如星光,照亮前方的 路。
全心全意講好故事的青年作家
在2013年的長篇小說創作隊伍中,青年作家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大約因為年輕,他們沒有關于長篇小說的“前積累”,倒是成全了全心全意講好一 個故事的決心。葉揚繼去年推出小說集《通俗愛情》之后再出長篇小說《在無盡無序的汪洋里,緊挨著你》,“80后”女作家試圖講述一個“60后”男人的生 活,比如獨自撫養兒子核桃,比如和孩子母親真雅若即若離的關系。海棠的《我的朋友陳白露小姐》最初是以日志的形式在豆瓣連載,我以為她創造了一種新的形 式,幾百字一小段,用數字連綴,講述陳白露小姐的故事,文筆犀利敏銳,不乏幽默,活生生塑造了一個現代版的“陳白露”和“郝思嘉”。鮑鯨鯨的《等風來》一 開始就很明確,是為電影打造的。小說的情節節奏、畫面感絕佳,語言對話也有鮑鯨鯨一貫的戲謔幽默。冬筱的《流放七月》則讓年輕人積極觸摸塵封了的歷史,作 者對七月派詩人的歷史了然于心,實現了反思歷史與青春文學的結合。海棠生于1988年,鮑鯨鯨生于1987年,冬筱生于1990年,這一代年輕人以他們的 方式出場了,見識、閱歷、文筆、故事都有,真真“世界是他們的”。
長篇小說與生活現實究竟存在怎樣的關系,巴赫金的看法頗值得參考。他說,長篇小說“是惟一在形成中的體裁,因此,它更為深刻、本質、敏感和迅速 地反映現實生活本身的形成。只有正在形成中的東西能理解形成”,“長篇小說把探討性,意義上特有的未完成性及與未定型的形成中的現代生活(未完成的當前) 的生動接觸帶到它們里頭”。但是,對于中國作家而言,處理現實一直是比較困難的,要么是按照主流意識形態所給定的觀念演繹現實,要么是隱藏價值判斷將原生 態的生活合盤端出,F實是如此困難,對于作家而言,除了沉潛到生活中去看、去發現,還得去想象、去發明、去創造。在2013年的長篇小說中,我們看到了中 國作家以各自的方式捕捉現實的努力,照亮了我們的生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