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美術活動 >> 正文
5日上午,“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書畫藝術交流委員會揭牌儀式暨康曉銘作品展”在北京視覺經典美術館舉行。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羅楊等出席儀式。羅楊表示,民間文化是藝術取之不盡的源泉,委員會要促使藝術回歸民間、回歸田野,將民間文化此作為當代書畫的源動力。
本次活動由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書畫藝術交流委員會主辦,北京諾亞美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中國文聯主席團委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羅楊首先上臺致辭。羅楊說,書畫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來講,是它慢慢與民間藝術相脫離的過程。而委員會成立的使命,是促使書畫重新回到全民生活文化中去。
他同時表示,正如齊白石、韓美林等藝術大家所堅持的,一切藝術都是由民間創造的,民間文化是藝術取之不盡的源泉。委員會要善于發現民間書畫和書畫人才,讓藝術回歸民間、回歸田野、回歸基層,并將此作為當代書畫的源動力。原中國美術家協會書記處常務書記雷正民,中國女畫家協會主席孔紫等也進行了發言。
與揭牌儀式同時開幕的還有畫家康曉銘的個人作品展。此次展覽共展出康曉銘水墨人物代表作40余幅,包括《傳承》、《藏族漢子》、《驕陽》等。康曉銘的畫作取材豐富多樣,曾畫過工謹艷麗的仕女、逸筆草草的寫意古典高士、百姓喜聞樂見的鐘馗嫁妹……
他所畫數量最多、用功最勤的當屬水墨寫實人物畫,其中又以藏族同胞人物居多,荒遼的青藏高原、健壯的康巴漢子、純凈的藏族姑娘、慈祥的阿媽、眼神靈動的孩童等內容都是他所擅長表現的。他的作品人物刻畫棱角分明、神態鮮活、至純至樸,個體剖白和表現十分細致,力求讓觀者于畫中感受到一個古老民族的虔誠信仰及深厚文化氣息。
康曉銘被在場的藝術家們贊為“將個人內心的正能量和時代的正能量相打通”的水墨寫實人物畫專家。(唐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