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藝術評論 >> 正文
這是一部充滿民族地域特色、充滿愛的電影,一如它的名字——《甘南情歌》。
這一份情,從畢業于杭州的醫科大學生萬鵬來到他完全陌生的藏族地區開始生發,猶如草原上生生不息的青草野花般茂盛爛漫,又如九曲十八彎的黃河之水,時而洶涌時而沉緩地一往無前,決不回頭。全部故事都發生在甘肅南部那美麗的桑科草原。
萬鵬來到甘南,遇到的第一個人就是藏族姑娘德吉卓尕。一個是半句藏語也聽不懂,一個卻能講一口流利的漢語;一個覺得這地方與世隔絕,沒什么情趣可言,一個卻深深愛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頭牛羊;一個是家庭出身不好需要改造的知識分子,一個是地地道道的“貧下中牧”……看起來這兩個人之間的差距猶如天壤鴻溝很難融合。但人生就是這樣奇妙,他們最終成為了幸福的一對夫妻。恰似影片中的藏族民歌:“印度的孔雀,貢布的鸚鵡,誕生地各不相同,如今齊聚在蓮樹枝頭。”萬鵬和德吉卓尕的愛情之路,是在他們共同經歷的樁樁件件事情當中悄悄產生的,因為他們創造并親身體驗了許多個草原上的第一次:
第一次創辦草原赤腳醫生學習班,卓尕成為萬“曼巴”(藏語醫生的意思)的翻譯也兼做學生,萬鵬的到來,使她和她的兩位同胞成為了草原上第一批土生土長的藏族醫生。
第一次在草原上一間簡陋的屋子里做外科手術。小南娃被牛頂破腹部,由于傷勢嚴重流血過多,有可能會死在送往縣醫院的路上。于是,萬曼巴毅然決定就在這里開始他醫學道路上的第一個手術。他當初學醫的時候從來沒有想到過,自己的第一個臨床手術會在這樣一個幾乎沒有醫療設備的地方。
第一次在草原的月夜遇險。那是萬鵬和卓尕在診療途中遇到群狼,千鈞一發萬分危險之時,原本心中充滿驚恐的萬鵬男子漢氣概磅礴而出,托著卓尕把她舉上大樹枝頭,隨后緊跟著爬上樹頂。草原的夜晚氣溫驟降,他用紗布將自己和卓尕緊緊綁在樹上,并且不斷地呼喚卓尕怕她睡著了而被凍僵……
第一次對一個姑娘大發雷霆。那是當萬鵬得知即將要前往診治的藏族老阿爸已經病逝時,他深深地自責如果自己和卓尕早到一步,老阿爸就不會離去。這一頓脾氣發得他自己也始料未及,而卓尕卻從中看到了眼前這個漢族曼巴對草原、對藏族同胞的真誠情感——他是愛這片草原,愛這里的人們。
第一次練習騎馬、第一次學說藏語、第一次在星空下傾聽古老的藏族史詩《格薩爾王》、第一次遇到“情敵”。太陽和月亮升起又落下,草原上的羊群越來越壯大,不知不覺中,萬鵬已經和這里的一切緊緊地連在一起,他每天心中所想和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為了那些淳樸的藏族同胞。在牧民們心中,這個來自漢族的曼巴就像自己的兒子一樣親切。但他們不知道,萬鵬心中從此有一個此生此世都無法割舍的情結:從此草原和藏族牧民們給了他新的生命。
萬鵬當初來到草原,與其說是“服從分配”而來,倒不如說是因為家庭出身不好被“發配”而來。那時的他,感到未來的人生道路充滿陰霾。出乎意料的是,公社主任貢保大叔熱情地款待他、接納他,為他宰羊煮肉,為他安排起居。當他訥訥地說出“我出身不好,家庭是小業主”時,大叔笑著說:“草原上沒有小業主,只有曼巴,你是我們的曼巴。”此時的萬鵬忽然感到了久違的家一樣的溫暖。從那一天開始,他再也沒有遭到歧視,所感受到的全是信任、溫暖和愛。也許正因為如此,他有兩次離開草原的機會都最終放棄了。一次是縣醫院調他去當駐院醫生,一次是“文革”結束后國家政策允許他回到原來所在的城市。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許多外地人都向往著去那樣的地方,更何況他本來就是生于斯長于斯,老姐姐又那樣切切地盼望著他回去。然而這時,萬鵬腦海中閃現出的景象全是草原牛羊、藍天白云和一張張期待的面龐。
“寫在紙上的黑字容易被水沖掉,藏在心頭的愛情永遠也拂不掉。”前方是自己真正的家,迎著他奔跑而來的是他親愛的妻子德吉卓尕和他們的兒子桑巴。這真是一幅絕美的畫面,一首悠長的情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