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民族文藝 >> 作品 >> 正文

    狂歡在白月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4年01月06日10:18 來源:中國作家網 白 濤(蒙古族)

      在“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季節,在北緯40度以北的茫茫大地上,在農歷“霜降”節令到來之前,第一場冰霜早已覆蓋在一叢叢的草尖上了。從春到秋,忙碌了大半年的牧民們又在儲存牲畜過冬的飼草飼料,家境殷實的牧戶多半會盡可能地多備些草料,以預防超常的寒冬大風雪。

      “小雪”時令來臨,每一戶牧家都進入了歡喜的狀態,牧民們看著自己辛苦了一年換來的成群的肥美牛羊,心里算計著一沓沓的鈔票,那些一家之主們心里更是興奮,牲畜出欄時候,整箱的白酒啤酒飲料也開始被大量消耗,房屋后面的酒瓶也小山似的越壘越高。渾身酒氣的男人們殺牛宰羊,晾曬肉干。進入“大雪”,風雪更猛烈了,牧民們躲在自己溫暖的窩里,更多的時候是在大嚼手把肉猛喝烈性酒,也展開喉嚨唱那悠遠無盡的蒙古長調。這是草原牧民一年中最美好最幸福的時刻了,他們在享受這一年長生天給予的恩賜!

      待到了正月,蒙古人的“查干薩日”白月節,才算到了一年里狂歡的高潮。年三十剛過,男人們就騎著心愛的坐騎上長輩、親戚、鄰里家串門拜會,走出家門幾天后才踉踉蹌蹌地歸來。你別以為他們只是在喝酒唱歌,他們彼此交頭接耳地商量著大事呢。草原冬季那達幕的好戲就要上演了!商定好開幕的日子,各家就開始了認真的準備,飲食酒茶備好,就開始調教馬匹駱駝,為它們洗刷毛皮,喂足草料養好精神。正月初八一早,遠近的牧民們都騎著自己獨有的坐騎朝一個地點趕來。

      冬季的草原那達幕與夏秋時候的內容一樣,“男兒三藝”是必備的項目。最先開始的是蒙古搏克(摔跤)比賽。盡管是數九寒冬大雪紛飛寒氣逼人,搏克手們可不在乎什么樣的天氣,上身赤裸著只披一件跤衣,彼此用盡全身力氣壓倒對方。勝利者跳起鷹步,像海青鳥(雄鷹)一樣在雪野上奔跑跳躍,脖頸上的江嘎(系著彩帶的項圈)在烈風中飄動,威武雄壯!幾天下來,最終的冠軍會累得筋疲力盡,因為他要把對手一個個都摔倒才算勝利。

      蒙古式搏克不分重量級別,凡是上場的選手,哪怕是幾歲的孩子,你也得象征性地摔倒人家才算你贏呢。蒙古搏克手在草原上是非常受人們尊敬、愛戴甚至崇拜的。蒙古人總是用歌聲來記錄歷史和人物,一個名傳千里的優秀搏克手是會被牧民們在歌聲中傳唱的。上世紀40年代,在內蒙古東部草原上,就有一位名叫“都楞扎那”的搏克手在民歌中被傳唱,歌中唱道:“價值十兩銀子的鑲金跤衣,荷伊/前胸后背耀眼閃光輝/年輕的都楞扎那,荷伊/一跤就撂倒對手顯神威//價值二十兩銀子的錦緞摔跤衣,荷伊/后背前胸耀眼閃光輝/出眾的都楞扎那,荷伊/兩手一抓就摔倒對手顯神威!”(《科爾沁民歌·都楞扎那》,賽音達賚采錄、諾敏翻譯)這就是一個出色搏克手所受尊敬的程度,更別說將會有多少妙齡少女在他身后追隨著。

      搏克比賽的同時,射箭比賽也在進行著。古老的閃著光亮的弓箭皮條弦崩得緊緊的,一箭射出即見彼此高低。勝利者得意洋洋地手把手教那些孩子們,如何避開側風、估測準確距離等。有的老人還會講神箭手哈薩爾、哲別的故事給孩子們聽。射箭結束之后,熱鬧的賽馬便開始了。從10公里到30公里,規模的大小、距離的長短都是根據參賽者的情況而定。七八歲的男孩子就是最佳的騎手,這些小騎手在馬上飛揚的姿勢很是誘人。可別小看這些小騎手,他們的馬具極其簡單,一片氈子一副馬鐙就是全部了。

      小騎手們個個雙腳蹬住馬鐙,急速奔跑當中,他們的兩腿緊緊夾住馬背,幾乎從不坐在馬背上,遠遠望去就像站在馬背之上。頭上扎著的紅綢緞被風拉成一條直線,手中的鞭子從來不會抽打馬兒,只是在馬頭兩側旋繞,馬兒也心領神會,一路舍命飛馳。將要到達終點時,你會看到跑在最前面的幾匹神駿的主人,一定都是些年輕的孩子。他們的身姿與強壯的駿馬形成很大反差,越發顯得騎手的嬌小,因而會引來無數貪婪的鏡頭。

      賽馬一般會持續一兩天才能進行完,緊接著最激烈也最有趣的賽駱駝馬上要開始了!駱駝只有大戶人家才會飼養,實力不濟的人家養不起。駱駝不像馬那么慧通人性,駱駝的脾性倔強剛烈,也很難調理,參加比賽其實有些為難它們。正因為如此,賽駝的騎手更是非成人不可的,而騎手的手中必然握著一把粗大的皮鞭。賽駝的速度并不比賽馬快,觀眾們卻都顯得很興奮。駱駝奔跑起來上下顛簸得厲害,氣喘吁吁的,快到終點時更是連吼帶叫,嘴邊上白沫亂甩,蹄下塵土飛揚,觀眾哄笑著歡呼著指手畫腳,場面非常熱鬧!如果說賽馬有嚴肅認真和較勁兒的一面,那么賽駝干脆就是為了好玩兒、為了歡笑!你想,在冰雪覆蓋的大荒野上,蒙古人過春節過“查干薩日”白月節,除了享用美食美酒外,冬野上的冰雪那達幕就是他們的集體狂歡了!

      這些年里,我也曾多次去到隆冬時節的烏珠穆沁草原上,在一戶牧家住下,幾天里和老朋友們擠在一起親親熱熱,太陽出來了,就去享受那摔跤射箭賽馬賽駝的群體歡樂。傍晚一到,就盤腿圍坐在熱騰騰的爐火旁,香醇的奶茶、各色的美酒,伴著悠長深邃的蒙古長調,我的心在親切火熱的熏陶下深深沉醉著。其實不止是在內蒙古草原,從茫茫興安嶺向西,一直到天山山脈南北,但凡是在游牧人生活居住之地,白雪冬野上上演的類似冬日那達幕的白月狂歡早已是草原人度過漫長嚴冬生活的最好方式了。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