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電視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2013電視劇:好看是第一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2月30日18:43 來源:中國藝術報 丁薇
    《打狗棍》《打狗棍》

      家庭劇:“80后”在育兒恐婚中的蛻變成長

      電視劇《咱們結婚吧》可以說是今年播出的最隆重的一部作品,不僅中央電視臺、湖南衛視同步播出,央視為了宣傳該劇還舉辦了相親大會等一系列活動。在收視率方面《咱們結婚吧》確實不負眾望,在電視劇大結局之日成功破四,在各大視頻網站的播出也勢如破竹,點擊率輕松過億。另外,蘇有朋主演的《非緣勿擾》也屬同類題材。

      今年電視熒屏上除了剩男、剩女們上演的各種恐娶、恐嫁、恐戀愛外,最引人關注的要數一系列的親子劇了。一方面是《辣媽正傳》 《小爸爸》熱播引發的孫儷、鄧超與文章、馬伊琍誰家人氣更旺的討論,一方面是《孩奴》 《斷奶》育兒“煉獄”中,誰成為誰的奴隸的自嘲,表明當下電視劇的收視群體對于育兒問題的困惑,尤其是在“80后”組建家庭,升級為人父人母之后,所面臨的來自家庭、現實的壓力。所以無論《辣媽正傳》中的愛美女生夏冰有多么的不想面對身材走形,小兒難養的問題,她以及和她一樣的一代人,終究會在現實中蛻變和成長。

      抗戰劇:下半年“洗心革面”

      抗戰時期發生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是影視劇作品常寫常新的題材。而今年抗日雷劇是本年度電視熒屏熱點話題之一。今年5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出文對此進行整治,許多抗戰類型作品需要進行重新審查,有些停播、還有部分作品拍攝計劃胎死腹中。

      《陳云》 《聶榮臻》 《我的故鄉晉察冀》以歷史正劇的姿態“正視聽” ,一洗“雷劇”亂象。 《我的故鄉晉察冀》講述了從平型關大捷開篇,到開國大典劇終,以保定山貨店伙計耿三七去陜北送貨路上遇險被八路軍搭救從而加入抗日隊伍為故事發端,講述主人公和晉察冀老百姓十二年的浴血奮戰和情感經歷。編劇周振天曾幾乎走遍了晉察冀曾經的戰場,采訪了還健在的當年參加過晉察冀戰斗的抗日將帥官兵和重要事件的親歷者,相濡以沫的黨群關系、魚水深情的軍民關系青史可鑒。

      《打狗棍》則是以一種抗戰俠劇的姿態在熒屏獨領風騷,雖然70集的篇幅被網友吐槽“肥劇” ,但這并不影響《打狗棍》令人刮目相看的收視率。熱河兒女、民間英雄放棄家仇、同赴國難的抗日悲歌深深感染了觀眾。

      古裝劇:正劇雷劇并存

      盡管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古裝劇的拍攝有所限制,古裝劇在整體數量有一定的削減,但今年播出作品中還是有不少深入人心,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首當其沖。雖然沒有非常高的人氣,但是這并不能否認這部作品的嚴肅寫實表現出的文化深度和歷史內涵;主演富大龍對秦惠文王精準演繹,為這部戲增添了幾分厚重,從他青年時的冒失、熱血,演到中年時老辣,再到晚年的瘋癲,他缺憾的人生帶給觀眾幾多思考,這就是一部歷史正劇所具有的價值和承載的使命。同類型的還有由黃曉明主演的電視劇《精忠岳飛》等。

      另一類所謂娛樂性很強的古裝戲也頗有口碑,如寧財神的《龍門鏢局》 ,主要人物與故事背景都延續《武林外傳》 ,從它笑料百出的臺詞設計,到當紅偶像的另類出演,再到反傳統的廣告植入,都充滿了寧式思維,很強大也很有感染力。此外,于正的作品已經成為電視熒屏不能忽視的現象,俊男靚女十分養眼、劇情十分顛覆,卻也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無論是《笑傲江湖》中令狐沖與東方不敗的虐心戀情,還是《陸貞傳奇》中糾結叢生的宮廷智斗、生死契闊,令觀眾一邊吐槽劇情,卻也一邊情不自禁地走進劇情,這兩部劇的火爆加之《宮》系列,不僅捧紅了陳喬恩、趙麗穎、袁姍姍等偶像,也奠定了于正在中國電視劇界的位置。

      理論研討為編劇加碼

      中國文聯與中國視協合辦的編劇研討會成為今年眾多研討會中的亮點。中國文聯與中國視協召開了編劇王朝柱、王麗萍、高滿堂作品研討會,組織了業內頗有分量的專家對三大編劇的創作思路、創作風格、創作背景進行了分析、評價。王朝柱被譽為“以一己之力書寫了從辛亥革命到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近現代革命的輝煌歷史,著作等身,作品充滿了史詩氣象” 。

      金牌編劇王麗萍曾創作了《婆婆媳婦小姑》 《錯愛一生》 《媳婦的美好時代》《雙城生活》等眾多熱播電視劇,其中《媳婦的美好時代》更是囊括了飛天、白玉蘭、金鷹獎等重大電視劇編劇獎項,并被翻譯成多國語言對外輸出。王麗萍持續關注當下都市生活,作品充滿時代氣息,關注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并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美與善,她從不回避生活矛盾,但是又能夠積極地面對矛盾,化解矛盾,帶給人溫暖。

      無論是《闖關東》 《北風那個吹》《溫州一家人》 ,還是《鋼鐵年代》等,都表現了中國人在家國同構的歷史情況下移民的偉大和艱難。一個人背井離鄉,到外面謀生活,每個個體生命是不容易的,中國正處于社會的大轉型、文化大轉型的時期,這種作品在今天有獨特的指導意義。高滿堂之所以有此成就,關鍵在于他創作之中一直堅持“歷史劇要有正氣,年代劇要有神氣,當代劇要接地氣,作家應該有志氣”的創作情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