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我寫偉人毛澤東(孟冰)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2月23日11:12 來源:解放軍報 孟 冰

      昨天有很多故事數也數不清,每個故事都有一個顏色記在我心中。那潑墨是李白,金樽對月詠千里江陵,山川大河映孤帆遠影。那綠色是杜甫,秋風入夜聽琵琶心曲,茅屋破處頌長歌之行。那黃色是廟宇,晨鐘暮鼓,一炷香火萬世太平。那金色是皇宮,霸王別姬,江山美人戲入鑼鼓經。那紅色是毛澤東,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

      這是我為政論體話劇《誰主沉浮》寫的主題歌。該劇在中國的戲劇舞臺上第一次正面反映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情況。對參加一大的13位代表和兩位共產國際的代表做了簡要的介紹,重點對毛澤東、李漢俊、王盡美、馬林、張國燾等人做了稍微詳細一點的介紹。此前我曾寫過政論體話劇《突圍》《圣地之光》《毛澤東在西柏坡的暢想》,此后還寫過《尋找李大釗》,這些戲里都有毛澤東的形象。于是,有人說我喜歡毛澤東,喜歡寫有關毛澤東的戲,也有人說我會寫毛澤東。

      其實,我也曾問過自己,為什么喜歡寫毛澤東?除了對中國共產黨老一輩革命家和他們的信仰有著一種崇敬之外,似乎還有對毛澤東個人的敬仰。我愛讀他的著作,他寫什么像什么,寫軍事斗爭像軍事家,寫哲學理論像哲學家,寫農民問題像社會學者,寫詩寫詞更像文學家。我尤為喜歡他在使用詞句時的張揚,那是他當時心緒的寫照。一個革命者,一個有著詩情、理想的人,如果沒有那種文字的激情和才思的賁張,怎么會有生命的沖動和意志,怎么會有不屈的追求和執著,怎么會有心胸的博大和幽默?一個偉人的力量不僅體現在他在政權中的威信,還體現在他對普通人在人格上的影響,甚至是在語言風格、表述方式、語法結構等方面。毛澤東留下太多的故事,有的很普通,有的很神奇,這些故事很容易在百姓口中流傳。但是如果要寫話劇,光靠這些故事是不行的,首先必須是依靠史實,其次是適當的虛構,所謂“大事不虛,小事不拘”。我在寫作中常常感受著歷史的召喚,要把當時的歷史背景想清楚,因為,毛澤東的有些話如果離開當時的歷史背景是無法理解的,更不要說毛澤東的許多話是很有性格或很情緒化的。毛澤東的智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體現在他和各種人談話時的引經據典、山南海北、跳躍思維,他時而隱晦曲折,時而直奔主題,用詞看似隨意,態度漫不經心,實則在暗示和隱喻中已經表述了自己的主觀意圖。因此,要想把握毛澤東的語言風格是需要在研究他性格的基礎上深化他對語言藝術的運用。這無疑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領袖的精神和氣概,學習智者的思維和才情。

      記得第一次寫毛澤東是一個短劇《毛澤東和水兵》,寫的是上個世紀50年代毛澤東視察海軍某部,登上軍艦之后興致極高,為海軍題詞的故事。在寫毛澤東的臺詞時,我試著去體味他的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我發現只要你找到那種感覺,毛澤東的性格特征就會非常鮮明地體現出來,并且可以成為戲劇行為及語言的特色。他的身份和地位使他可以隨心所欲地主導生活中的任何情境,因此,他是主動的,有制造矛盾和解決矛盾不可動搖的地位。這就可以形成一種很有戲劇性的人物關系,越是和小人物在一起,這種地位的懸殊和思維方式及語言的區別和差異就越有意思。后來,我在寫毛澤東與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鄧小平、粟裕、陳賡、林彪、蔣介石等人的關系時,由于把握住了人物性格和思維方式的特點,所以,他們之間的對話就可以包含大量的信息,并且妙趣橫生。不僅如此,我還在后來的政論體話劇作品中嘗試性地虛構了毛澤東與列寧、斯大林、蔣介石、李自成等人超時空的對話。可見,毛澤東身上那種政治家的睿智、軍事家的膽略、文學家的修養、詩人的氣質、農民的本色和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氣概使他成為一個無法替代、無法復制、獨特的、可以進入戲劇創作的“典型人物”。

      (作者為總政話劇團原團長、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著名劇作家。)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