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理論 >> 文學理論 >> 正文

    重視文學在藝術理論研究中的地位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2月19日10:02 來源:中國作家網 關莉麗

      “文藝”作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藝術學研究核心詞匯,在文學和藝術學學科體系及學術研究體系中,通常有這樣三種不同的用法及含義:一、作為中國藝術體系的總稱。“文藝”等同于西方藝術體系中的“藝術”一詞,彰顯著“以文學為核心和引領”的中國藝術體系構成的特色。二、作為藝術之一種的文學。在中國的學科教育體系中,文學學科包含著語言學、文字學、文獻學、文藝學等相當寬泛的學科內容,作為藝術的文學研究——文藝學只是文學研究的一個分支,“文藝”一詞強調了文學的藝術屬性。三、作為“文學和藝術”的簡稱。在這一層用法和含義中,文學和藝術是指兩種不同的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有著不同的學科教育目標和學術研究重點。如在文學教育中強調“不培養作家”,學科教育的重點在文學知識的傳授和文學理論研究人才的培養,文學基礎理論的研究是學術研究的重中之重。而藝術教育的重心則在培養各類“藝術家”,注重藝術技能的傳授和培訓,學術研究則遵循歐美傳統以藝術史論的研究為重。

      “文藝”一詞這三種不同的含義實際上來源于我國文學與藝術學在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中的融合交匯、差異分離的復雜關系。在中國的文化傳統和現代學科體制結構中,文學的地位曾長期高于藝術,藝術學在學科體系中歸屬于文學門類。作為學科理論基礎的一般藝術學研究長期缺位,從文學研究入手的文藝理論研究往往成為藝術學學術領域中最重要、最具有引領作用的基礎性研究,“文藝理論”既是“文學理論”,也是“藝術理論”。然而新時期以來,歐美以“藝術”為核心的藝術理論體系在國內的傳播和影響愈來愈廣泛和深入,新的傳播技術的出現和普及使影視、音樂、舞蹈等藝術種類在社會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升,而文學卻走向了相對低落和邊緣化的趨勢。藝術學基礎理論研究也在這一背景下逐步發展起來,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設立了專門開展一般藝術學研究的二級學科藝術學,藝術學要脫離文學的侵占和遮蔽,建構獨立的學科和學術理論體系的呼聲日益高漲。與此同時,文學的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者在歐美藝術理論體系的參照和影響下,也自覺開始了學科理論的自我規范,提出“文藝學”其實是“文學學”,“文藝理論”應改為“文學理論”,更多地以“文學理論”而非“文藝理論”命名自己的文學理論研究成果。2011年初,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宣布藝術學脫離文學成為獨立的學科門類,下設一級學科藝術學理論,致力于一般藝術學的理論研究。

      文學與藝術學研究從學科層面徹底分離,兩者在學術理論研究中的交叉勾連也受到諸多藝術學者的否定和摒棄。“文藝理論”由中國文學和藝術研究的核心地位,到當下的尷尬處境,主要是兩種不同的內外部原因影響的結果。外部因素在于,我國的文學藝術學學科和學術體系建設在不同時期所參照的藝術理論體系的不同,在形成時期主要受到日本、前蘇聯理論體系的影響,以“文藝”為理論關鍵詞和體系總稱,而新時期以來主要受到歐美藝術理論體系的影響,以“藝術”為理論關鍵詞和體系總稱。而內部原因則在于,文學和藝術在我國不同時期的社會文化實踐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發生了倒轉,傳統中是文學高于藝術、文學引領藝術的發展,而新時期以來其他藝術門類的社會文化影響開始遠遠大于文學。

      然而,我們也應當注意到,“文藝”作為最能體現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學和藝術體系命名,它昭示著我國文化傳統中由“文”為核心的藝術體系構成,與西方以“美”為核心的藝術體系構成在精神取向和價值追求上的截然不同。當下中國,藝術學升級為獨立學科門類,適應了社會文化藝術的快速發展對藝術研究和藝術人才培養的需求。藝術學者在藝術理論研究中刻意與以往的文學研究劃清界限,糾正其中存在的以文學研究代替藝術研究,注重文學基礎理論研究而輕視藝術實踐研究,以及因此而形成的學科教育和學術研究中的偏差和不當做法,致力于探索和建構更為科學全面的藝術學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對于文學和藝術學的發展都將帶來有益的影響。當然,這一學科調整的重要性不僅只在于藝術學,文學研究者也開始思考如何改變文學學科教育與文學社會影響逐步低落的現狀,反思文學與藝術學的關系,并在此基礎上重新進行學科定位與調整,建構以“作為藝術的文學”為學科教育和學術研究重心的學科發展方向。但在此過程中,如果學者們因此而刻意地回避和忽視文學在中國藝術理論和實踐研究中的作用和地位,質疑“文藝理論”研究存在的合法性,這無疑是不可取的。中國藝術理論體系的發展需要能夠涵蓋文學和其他藝術門類在內的一般藝術學理論,但也需要從單個藝術門類出發闡發一般藝術理論的研究成果來豐富藝術學的建構和發展,而文學學者從文學角度探討一般藝術理論的研究正是中國藝術研究的一大特色,正如西方的藝術理論研究和藝術史寫作往往由美術學者以美術為中心來建構和完成。

      “文藝”作為中國藝術體系的核心詞匯,它的存在淵源于我國傳統文化價值觀在現代藝術體系建構中的深厚烙印。正如西方的“藝術ART”來源于“美術art”一樣,“文藝”作為中國藝術的總稱,它在文學藝術學科和學術體系中的存在不會因為這次學科調整而結束,也不應以西方藝術理論體系為圭臬而加以簡單否定。藝術學者們應注意到以“文藝”為總名的中國藝術體系不同于西方藝術體系的歷史和現實的存在,立足中國藝術傳統,關注當下藝術實踐,著眼于世界藝術體系的發展,建構起中國的現代藝術體系。

      “文藝理論”作為“從文學的角度研究和建構一般藝術學,從藝術的角度研究和發展文學,從世界藝術的角度觀照和研究中國藝術,以中國藝術學學科體系和學術體系的建構豐富和發展世界藝術學”的中國藝術研究方法和成果的總和,將長期存在并發揮其應有作用。在當下中國,文藝理論的研究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內容和發展態勢:一、藝術學學科建設和基礎理論研究;二、文學學科調整和創作與批評理論研究;三、中國當代文藝理論研究的反思和重構。這三方面研究的展開,橫跨文學和藝術學兩個學科門類,將建構起完整、立體而富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文學和藝術學理論研究體系。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