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語言嬗變”時代的心路歷程

    ——范國榮的中國畫作品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2月13日09:56 來源:光明日報 徐恩存
    都市風(中國畫)范國榮都市風(中國畫)范國榮

      當代中國畫的發展日益顯示出蓬勃的生機,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陌生化和鮮活感,其突出之處是:繪畫漸從對外部世界的關注,轉向對內在心靈與情感的關注與表現,即“語言嬗變”。“心路歷程”的思考與表現,已成為當代藝術的重要命題與特征。

      女畫家范國榮的作品便有著這樣鮮明的時代特征。她作品的聚焦點,始終在當代女性精神層面上游移、徘徊。她并不追求大起大落的情節和內容的敘事,而是以淡定的心態捕捉并定格當代青春女性的個人情思與情懷,在大量心語與獨白式的意象表現中,女性及其情感與意韻均見出畫家自身在“語言嬗變”中的體驗與感受;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做是畫家自我的心靈獨白。

      在經歷了“筆墨加素描”的探索階段后,范國榮回歸了樸素、單純的水墨藝術品質境地,這是對時尚與唯美之風的顛覆與反叛,它來自于對現象、事物與藝術的本質性認知和覺醒。

      范國榮在借鑒20世紀初中國前輩女畫家藝術經驗的基礎上,又汲取了西方現代經典藝術大師的某些優長入畫,在博采眾長、兼容并蓄中,使意象與符號共同派生出象征意味的“情緒鏈”。范國榮在長期藝術思考與實踐中逐漸建立的“情緒鏈”,是以“直覺面對事物”、“在不真實的把握中捕捉感覺”、“在想象中回到原初”等為出發點的。因此,她在感情認知的基礎上去感受現實和人,并由此而形成非寫實的邏輯關系;然后,通過這一邏輯程序去確定意象形態、符號內涵與空間關系。由此構筑的文本,必然具有這樣的特點——摒棄三維空間中的形象、情節表現的美學原則;一切不存在于客觀現實之中;它只是一種象征,給人以情緒感染而非以故事、敘事的刺激與訴說。

      以《都市閑情》命名的系列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之處,是一種新的視覺,一種新的筆墨語言秩序,一種充滿內在節奏的情緒表達。平面空間中的二維人物、環境,在畫家筆下都相當簡潔,畫面中的人與物都是空間中的符號,在無中心與無邊緣中,都處于同一平面中,而筆墨、形式與意象、符號表現了直覺視界中的固有形式。雖然,拋棄了透視,消解比例,沒有體量,隱去了光影,卻營造了一種新的平衡,畫面上產生了自然、寧靜、耐人尋味的情緒范圍。在這里,展開了“當下”青年女性的“心路歷程”是十分貼切的。

      在平實、淡定與樸素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中,范國榮筆下的當代女性都洋溢著遠離喧囂,遠離亂象的平靜,一種單純的情調、一種耐人尋味的情緒,一種平靜與波瀾不驚的美感。但是,在其深層和現象背后,卻蘊含著人生的抉擇與內心波瀾,讓人感受到虛無背后的某種實在。在這里,女性視角是令人關注的,這種由平靜、淡定產生的魅力,與其獨特的觀察、發現與理解是不無關系的。因為,畫家筆下的現實觀照、人文情懷,它的語言魅力,以及其耐人尋味之處,就在于某種平淡的未知因素與不確定性,且與現實生活有著非對稱關系,它們從女性角度道出了當代女性的內心世界和改變生活現狀的渴望。

      范國榮以現代藝術手法對畫面空間進行處理,譬如把時間空間化,在平面空間中營造一種“白日夢”的氛圍,在迷離、模糊、朦朧與恍惚之中洋溢著不確定性和相對性,畫面空間得以向未知拓展,在技法與內涵、形式與情緒的渾然一體中,展示當代女性的“心路歷程”,讓人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和“語言嬗變”的進程中,思考自我、思考生活。

      就此而言,范國榮以自己的藝術,躋身于“當下”,并為當代女性代言,她的藝術因而獲得了升華,也更富有現代性的張力和美感。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