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起點中文網作品研討會 >> 正文

    郭艷:篝火旁的講故事人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2月09日15:57 來源:中國作家網 郭艷
    郭艷發言郭艷發言

      《澀女日記》屬于都市言情類小說,是一本很明朗很單純很理想化也很好看的類型小說。這部長篇描寫了一個超齡、姿色平平,沒有的才華卻有一顆善良心靈的大齡剩女尋找愛情的故事。在當下欲望化的現實生存中,拜金女和所謂高富美的愛情觀大行其道,對于市井平民女子來說似乎僅僅剩下貧賤生活百事可哀的生存圖景。但是在這個都市言情小說中,柳暗花溟用了“澀”女的形象來表達對于當下愛情婚戀觀的某種程度的不認同。“澀”是個會意字,意即大象四只腳兩兩相抵,表示不滑,比喻義為味不甘滑,引申為文章晦澀難懂。最早在朱德庸《澀女郎》中就塑造了四個不同于傳統女性的女孩,最早的剩女形象可能就與此有關。這個網絡小說是典型的灰姑娘穿上水晶鞋尋找愛情的故事,文本演繹了貧女與王子的母題(財富現在可看成時王國的替代)。在這樣的母題中,作者用職場故事為背景,敘事了一個愛小動物有異能會武功又真誠善良的現代版灰姑娘的愛情追求。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部作品有著瓊瑤劇的審美意蘊,又從當下都市平民女孩愛情觀出發,塑造了一個自尊自立自愛的的現代都市平民女孩楊湖新的形象。小說具有都市言情類型小說的各類元素,在跌宕起伏的情感描寫中凸顯了作者美善同源的價值認知,無疑又在某種程度上承繼了中國言情小說才子佳人終成眷屬的敘事模式。

      這部60多萬字的小說具有網絡小說很多類似的特征:每日更貼、閱讀互動、修改補充甚至于對于整體的結構進行即時調整。在這樣有別于傳統的寫作狀體中,結構上的重復性延續了章回說書傳統敘事策略,但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結構的平面性和單向度的重復會消弱作品主題的表達。同時,對于都市女性意識的摹寫和刻畫還可以向更深的維度開拓。都市言情和城市文學敘事有著天然的聯系,從農業文明中一路走來的中國文化,其實一直缺乏對于城市的文學敘事。網絡寫作同樣可以從當下一種普遍社會現象大齡剩女來反觀當下社會的婚戀和愛情觀的嬗變。

      在閱讀網絡小說欲罷不能的時候,就想起了中國的說書人。記得聽《楊家將》、《岳飛傳》的時候,那種每天定時定點的等待,的確是一種難忘的記憶。想來現在很多網上閱讀就是一種同樣的體驗。而且這種說書人所提供的內容還具有隨機性和互動性,讓真正的粉絲在等候和滿足之間回轉往復。由此想到了口傳文學和網絡寫作之間的關系。民間說書傳統中對于尋找民間英雄和草根人物形象的努力,對民間話語和價值體系的呈現,這些都在當下優秀的網絡寫作中有著體現。從網絡寫作的評價體系來說,從母題、原型角度對網絡寫作進行分類和評價;從社會文化身份認同多元性的角度出發,評價網絡寫作對于現代個體精神狀況關注的深廣度;考量網絡寫作和民間文化、亞文化的復雜關系,以及由此對于主流文學的滲透和影響;可以借鑒美劇和英劇制作的一些方法和評價標準來建立網絡寫作的評獎機制等等。

     

      郭艷生于20世紀70年代,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博士,北京師范大學博士后,評論家,F在魯迅文學院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史研究與當代文學批評,近年關注當代文學代際寫作與中國青年作家作品研究。喜文字,愛閱讀,閑暇之余從事寫作。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