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人物 >> 正文
電視劇《咱們結婚吧》在央視一套和湖南衛視同步播出,極可能成為今年的收視狀元。該劇的導演劉江曾執導過《媳婦的美好時代》、《黎明之前》。《媳婦的美好時代》引發了一輪家庭婚姻輕喜劇的熱潮,至于《黎明之前》,到今天仍被視為國產諜戰劇一個難以逾越的標桿。有過這些驕人的業績,《咱們結婚吧》受到普遍關注,也算情理中的事。
《媳婦的美好時代》之后,劉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帶有鮮明的個人印記。雖然劉江的作品并不囿于某種單一類型,有婚戀劇、傳奇劇、諜戰劇等,但從10年前的《鐵血青春》、《歲月》到今天,可清晰地發現劉江的成長脈絡,那就是對大眾文化的理解越來越深入,對收視趣味的把握越來越精準。他一方面使用了美劇的剪輯和表演節奏,另一方面在觀念和口味上又保持了純正的“中國味”。比如《媳婦的美好時代》和《咱們結婚吧》,就對原有的家庭婚姻類型劇,進行了很多手法上的創新,使它們更貼近當下社會現實,有一定的文化內涵,觀賞性也更強。
在劉江的家庭劇中,并不會出現各種激烈的情節逆轉或戲劇沖突,但流動感極強的生活細節,也會對觀眾構成極強的吸引力。從《咱們結婚吧》我們可以看到,片子敘事節奏比《媳婦的美好時代》更明快,在每一段落中,都會有兩三條故事線索纏繞著往下發展,有男女主人公的情感沖突,有長輩們的矛盾糾結,有姐夫的家庭危機等。在創作策略上,劉江引導意識明確,并不是盲目地迎合受眾的收視心理,而是主動去挖掘那些讓人意外、又在意料之中的生活感受。所以他的電視劇雖然沒有過度強烈的戲劇沖突,但總能緊緊抓住觀眾的內心。這也是他的作品屢創高收視率的關鍵。
劉江的兩部家庭婚姻劇,看似只是記錄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一切,但讓觀眾體會就是生活原本的樣子,所以也有著和生活一樣的容量和深度。我們看到,《媳婦的美好時代》中有溫柔善良的好兒媳,有中規中矩的和事佬兒子,有擰巴小氣、喜怒無常的婆婆,雖也是婆媳間的故事,但演繹的卻是不同的家庭觀和人生觀之間的較量。觀眾從故事中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對婚姻家庭的種種思考,而會擴展到讓人安身立命的一些最本質問題的思考。即如劉江自己所說:“有人說,戲劇有兩種價值,娛樂價值和認識價值。我要求自己的作品都兼而有之。”
在劉江的所有作品中,最能顯示他敘事水準的無疑是《黎明之前》,即便是常年被美劇提高了眼界的觀眾,對這部電視劇也極認可。該劇的故事和節奏設計的精密嚴謹,有大量讓人欲罷不能的懸念,比起過去諜戰劇的陳舊模式,《黎明之前》完全確立了一種諜戰劇的全新敘事風格,這種風格雖有美劇的影子,但故事和情感又完全是本土化的。在《黎明之前》,人們看到的不僅僅是情報工作者的處處隱忍與英雄氣息,而且可看到信仰與人性之間的爭斗,有勾心斗角,也有情和義,甚至會讓人有時忍不住流淚。它的臺詞也很經典,或睿智,或充滿機鋒,讓你時刻處于一觸即發的緊張感之中。
劉江的藝術風格趨于成熟, 已由一部部作品的品質所見證,這與他豐厚的人生和專業歷練有關。他早年學過表演、又從事過編劇,正是這種多專業的融會貫通,使他的藝術感受活躍卻又貼近民眾。很多觀眾得知這部諜戰劇與《媳婦的美好時代》是一個導演時都大呼意外,正是劉江深厚的藝術積累,使他可以在各種類型劇之間穿梭自如、游刃有余。雖然他常自謙是“大眾藝術的手藝人”,但因為扎根于大眾文化沃土中的生活積淀,反而使他的藝術姿態顯得優雅而自信。劉江導演還很年輕,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一定會創作更多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