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三問民族民間舞(馬涌)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1月26日09:26 來源:人民日報 馬 涌

      經過激烈角逐,作為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最高賽事的第九屆中國舞蹈“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決賽,在筑城貴陽落下帷幕。今年是“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落戶貴州的第十個年頭,也是主辦方中國舞協、中國文聯與貴州省及貴陽市政府這“十年五屆”合作的最后一屆。大賽在奉獻了一場藝術盛宴的同時,也展現出我國民族民間舞發展存在的成績與問題,耐人思考。

      如何立根本?

      堅持純正的民族屬性

      民族性是民族民間舞立身的根本,喪失了鮮明純正的民族性,也就喪失了其作為一個獨立舞種的存在價值。但眼下的舞蹈創作中,一些作品偏離了這個基準,在民族屬性上曖昧不清、似是而非。本屆大賽也有類似傾向的作品引發觀眾和專家評委的討論。

      評委代表、中央民委少數民族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寶向新就指出,民族舞不僅要有濃郁的民族風格,而且要突出同一民族內部鮮明的地域特色。他舉例說,涼山彝族和云南彝族就有著很大的差異,在服飾、舞蹈、習俗方面都有各自的特點,如果只是因為他們都是彝族,就在作品中隨意混淆,這樣的創作是沒有前途的!案淖儾⒉灰欢ň蜁l展”,民族民間舞必須要抓住不能改變的東西。

      中國舞協黨組書記馮雙白則坦陳,民族風格的屬性問題是當代民族民間舞發展的核心問題,目前大多數創作可以歸為三類:“非遺”類得到傳承與保護的民族舞蹈,依據本民族舞蹈元素進行的創作,以及混雜了其他民族民間文化元素甚至其他舞種元素的創作。如何區分鑒別,如何設定標準,是堅持純粹還是適當放開,都是非,F實而復雜的問題。在馮雙白看來,允許適度的實驗,同時對堅持純粹民族屬性的藝術家給予表彰,是一個比較恰當的姿態。

      如何接地氣?

      回歸真實的民間生活

      雅俗共賞,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而對于本來就根植大地的民族民間舞蹈而言,這個問題就更顯得微妙。實際上,觀察近年情況不難發現,相較于古典舞、現代舞等舞種,民族民間舞在“民間”并沒有多大的優勢,甚至在一些地區普及度反而不及前兩者,這個現象引人深思。

      青海省民族歌舞劇院院長劉江說,目前的民族民間舞創作存在浮躁傾向,但由此次大賽可以看到大部分創作開始回歸民間的傳統、回歸日常生活。

      比如參賽作品《大漠沙丘》,在選題上就頗具匠心,“沙丘”既是傳統的意象,也能讓人聯系到當前自然環境惡化的環保主題,將舞蹈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得到了評委們的一致好評;《日出日落》則從小處著手,描寫日常生活的田間勞動,不刻意追求主題的宏大深遠,反倒產生了一種清新自然的藝術效果;《回娘家》則獨辟蹊徑,走日常幽默路線,從諸多以宏大敘事與嚴肅情感為主要訴求的作品中脫穎而出,令人眼前一亮。

      在聯系民間方面,作為本次大賽主辦方的中國舞協做了許多有意義的工作。比如在全國范圍內組織編排、推廣“廣場健康舞”,將民眾喜愛的廣場健康活動和舞蹈藝術結合起來,大賽間歇特別安排舞蹈家和參賽隊伍“送歡樂下基層”,等等,據了解,下一步中國舞協還將開展“新農村少兒舞蹈美育”活動,讓舞蹈美育走進基層,貼近下一代,“從娃娃抓起”。

      如何拒媚俗?

      端正嚴肅的藝術態度

      文藝如何從市場對資源的合理配置中獲益?在市場對文藝作品的傳播起重要作用的今天,是堅持藝術創作的獨立性與嚴肅性而毫不妥協,還是一味討好觀眾迎合市場以創造經濟利潤,這樣的抉擇已經擺在了每一位文藝工作者面前。在這場金錢與藝術尊嚴的拔河中,民族民間舞也不可能獨善其身。

      寶向新指出,激發創造力不等于“造假”,現在在民族民間舞中存在很多“假原生態”,故意將民族民間文化中理應被揚棄的、野蠻原始缺乏美感的部分展現出來,“以丑為美”。究其本質,是將民族民間文化元素當成一種抓人眼球的工具,片面迎合部分人群的獵奇心理,通過自我丑化、自我矮化來博得關注。在寶向新看來,對民族文化的宣傳,重點要放在其令本民族驕傲的部分上,否則就會讓人產生誤解,認為這個民族不美、不“可愛”。

      劉江則著眼于西方現代舞對民族民間舞的影響,指出不少民族民間舞創作借鑒了西方現代舞的“加密”手法,刻意提高舞蹈內容的“密度”,雖然看起來非常時髦,也迎合了當下現代藝術風行時期大眾的審美趣味,但是卻改變了本民族自有的“留白”式的審美趣味。

      舞蹈藝術家陳翹在比賽會場的即興發言更加犀利,直指民族民間舞創作的種種弊端:服裝設計偏離傳統,以暴露博得眼球;舞蹈技巧肆意濫用,充斥刻意的賣弄;用個人情感替換民族傳統,“民族”淪為夾帶“私貨”的“噱頭”。他的發言博得現場觀眾的熱烈掌聲。

      比賽的最終目的,并不是一定要給藝術分出三六九等,而是希望藝術在碰撞中相互激蕩,暴露問題,孕育新花。從這個層面講,“荷花獎”民族民間舞大賽無疑是成功的,只有不斷發現,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創造,才能讓民族民間舞這朵藝苑奇葩,開得更加嬌艷、燦爛。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