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2013·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 >> 正文
今年以來,中國作協正式啟動了“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少數民族作家重點作品扶持、少數民族文學人才培訓、少數民族文學優秀作品翻譯出版等一系列項目相繼實施,受到廣泛關注和好評。作為這項工程的重要環節之一,11月11日至12日,由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和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聯合主辦的“中國夢的多民族文學書寫——2013·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白庚勝,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主任丹增,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副主任包明德、葉梅、烏熱爾圖,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阿扎提·蘇里坦,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主任孫德全、副主任尹漢胤,中國作協創作研究部主任梁鴻鷹,國家民委文化宣傳司副巡視員任烏晶,中國作家出版集團管委會副主任艾克拜爾·米吉提,中國社科院民族文學研究所副所長湯曉青、尹虎彬等出席論壇。來自全國各地的40余位在少數民族文學理論與創作領域深耕多年、頗有造詣的作家、專家學者與會研討。
據介紹,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是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在理論批評建設上的重要著力點,旨在研討少數民族文學發展規律性問題,加強理論研究對少數民族文學創作的指導作用,推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發展,提升少數民族作家創作的文化自覺。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今后將作為一個品牌,定期舉辦下去。
白庚勝在致辭中說,近年來,中國作協在鼓勵雙語創作、搭建多語種平臺、重點項目扶持、會員發展、魯院培訓、權益保護、開展評獎、對外譯介等工作中采取了靈活的措施與特殊的政策,進一步加大了對少數民族文學的支持力度,不僅使各民族當代文學“各美其美”、少數民族當代文學間“美人之美”,而且使全中國當代文學“美美與共”。中國作協實施“少數民族文學發展工程”近一年來,各項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果,此次舉行的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論壇就是其中的又一亮點。希望通過這個論壇,使中國當代少數民族文學發展繁榮的力量得到新的積聚,使中國少數民族當代作家與評論家、理論家的對話溝通得到切實加強,使中國少數民族當代文學的創作經驗和思辨成果得到充分展示、交流與共享。
丹增在講話中回顧了中國作協少數民族文學委員會成立一年多來的工作。他說,近年來我國少數民族文學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其中理論評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與文學創作相比還顯得較為薄弱。他希望經常舉辦這樣的專業性學術論壇,以促進少數民族文學的繁榮發展,密切各少數民族的作家、評論家、理論家之間的交流溝通,切實提高少數民族文學作品的質量。
論壇上,與會者圍繞“社會轉型背景下少數民族文學的全球視野”、“少數民族文學的國家、民族、社會擔當”、“少數民族文學的生態意識”、“少數民族文學的歷史文化遵循”、“少數民族文學創造的精神堅守與形式創新”等話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部分與會嘉賓和專家學者作了精彩的主題發言,他們結合自身創作研究實際,就少數民族文學的諸多理論與實踐話題暢所欲言,深刻闡述了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學對實現中國夢的積極意義。在論壇專門安排的分組討論中,與會者暢談了少數民族文學作家、評論家、理論家的責任和使命,并為加強少數民族文學理論評論工作、繁榮發展少數民族文學事業積極建言獻策,使論壇成果豐碩、富有實效。
文:王覓 攝影:王紀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