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舞臺人物 >> 正文

    美國音樂劇制作人:推動中國音樂劇是我的夢想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1月21日11:10 來源:北京青年報 倫兵

     

      導讀:6年前,美國音樂劇制作人托尼·史迪麥克幫北京引進了百老匯音樂劇《42街》。6年后,托尼·史迪麥克領銜的原創音樂劇《大夢神猴》亮相民族宮大劇院。他說:“中國有很多可用的素材等待開發。在中國制作音樂劇是我的夢想。”

      原創音樂劇《大夢神猴》正在民族宮大劇院演出。托尼·史迪麥克是這部音樂劇的制作人。2007年北京引進的百老匯《42街》,他就是推手之一。隨后他又將自己制作的音樂劇《阿依達》帶到北京。后幾經輾轉,托尼最終落腳《大夢神猴》的制作出品公司。日前在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時,托尼說:“在中國制作音樂劇是我的夢想。我一直在努力促成真正的音樂劇在這里繁衍生長。”

      中國音樂劇不缺藝術家 而是沒有制作人

      北青報:六年來,你一直在中國發展音樂劇,是什么原因使得你對推動中國音樂劇的發展有這么大的熱情?

      托尼:其實我在美國也有自己的公司,15年里我制作了60部音樂劇,還創辦了新音樂劇節。我對音樂劇十分癡迷,在中國的一些大學里向學生們傳授音樂劇時,他們的熱情讓我很感動。我覺得中國應該把自己的文化傳播到世界,愛爾蘭、英國、德國、美國、法國和韓國都有自己的音樂劇來傳播自己的文化,而中國在世界上的演出大都是功夫和雜技,沒有很多故事和內涵在里面。我希望能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做些貢獻。我一直希望在中國找一個像韋伯那樣角色的人。有很多外國人到美國來學習音樂劇制作,并逐步把音樂劇變成自己國家的風格,然后再到美國演出,韋伯就是這樣的人。我希望中國也能這樣,《大夢神猴》就向這個方向前進了一大步。

      北青報:在中國待了六年,你覺得在中國發展音樂劇難嗎?

      托尼:很難。難的不是沒有有才華的藝術家,而是沒有制作人,也沒有一個讓制作人進行學習的地方。在百老匯,一部音樂劇要通過很長時間的運作才能有回報,但在中國,很少有投資者有耐心等待回報。他們希望很快拿到回報才肯投資,但在音樂劇這個行業是不可能的。《獅子王》已經在百老匯演了15年,而且全世界都在演,才達到一周票房200萬,15年后才有這樣的收入。

      孫悟空是一個超級英雄的形象

      北青報:你能保證《大夢神猴》能夠像百老匯的音樂劇那樣走向世界嗎?

      托尼:孫悟空是一個超級英雄的形象。孫悟空的經歷與中國人有些相像,在困難面前不怕艱難險阻。在我看來,孫悟空就像一個淘氣的孩子,愿意學新東西,不斷離開家去尋找,每次大戰后又回到自己的家,這就是我對猴王的想象。我們把中國古老的故事帶到西方,講給現代的觀眾聽,中國文化需要這樣的形式走出去。我們的演出可能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會在不斷演出中完善。中國還有很多可用的素材等待開發,世界需要了解中國,音樂劇是最好的了解方式,就像山頂的石頭,只要推動第一步,它就會有慣性讓它滾下山來。

      美國黑人演猴王 可以體現國際化

      北青報:為什么選擇黑人演員演孫悟空?

      托尼:最早我們想的是猴子是石頭的,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演,而這個戲的音樂帶有搖滾的色彩,而西方歌手對于搖滾樂很在行,我們希望《大夢神猴》具有國際感覺,而美國人在中國演猴王也體現了國際化。演員阿波羅是第一次來中國,有很大的好奇心,這與角色上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他有很高的舞蹈功底,又有搖滾演唱的功力,在聲音上很有定力,比較適合猴子的感覺。

      北青報:有沒有考慮到語言的問題?

      托尼:當初我們是想讓他學習中文然后演唱,很遺憾他還沒能完全學下來。后來我們決定用字幕的形式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希望這個演出團隊是一個國際化的多種族的演出團體,不同種族的人對劇中人物產生互動會有不同的感覺。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