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藝苑 >> 正文
在深圳龍華活躍著一支文藝創作團體。該團體有文學、書法、繪畫(包括漫畫)、攝影創作者200多位,好作品層出不窮,在省市以及國家級有關作品展覽、評選中屢獲大獎。該團隊被外界譽為“特殊的文化部落”,為當地的文化事業注入了活力。
書法家謝金龍就是這支深圳文藝隊伍中的佼佼者,其書法作品不斷在諸多報刊中發表,在各個書畫展覽中受到廣泛的好評。
在一次全國書法筆會上,謝金龍當場揮毫潑墨撰寫下了“紫氣東來”和“放懷于天地外,得氣在山水間”兩幅書法作品,他那筆致秀潤、神意幽深的藝術風格令在場的書法家拍手稱贊。中國書畫研究院院長孫建民感慨:“如此靈動的書法,沒有三五十年的功底恐怕達不到。”
我與謝金龍先生的認識緣于書法,因彼此珍愛藝術,便有共同的志向和話題,因而一見如故,以兄弟心、文友情品藝術、談生活、悟人生,相處得十分融洽。相見恨晚,謝先生送我一幅斗筆“山河”,裝裱懸掛于辦公室。凡有幸品賞過的文朋藝友都贊不絕口:這兩個字剛勁中凸顯大氣磅礴之勢,讓人賞心悅目。用心看“山”——山中有山,綿延不絕;靜氣品“河”——猶如置身江河之中,浩瀚奔騰,一瀉千里。
謝金龍先生的書法創作融“書法、自然、人生”于一爐。他感悟:書法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承載,修養是內功,筆墨技巧是招式,書法創作當融入自然之中,汲取天地之精華以創作,如此提煉出來的作品就能滲透人生感悟,用漢字之美的神秘化境給生活增加正能量。因而他的書法內功深厚,以書明志,澄懷味象,充滿著恬靜而平和的心境。一位資深書法收藏家如此評價:“謝金龍的書法獨具一格,神手仙筆,形成了自己的天馬行空、豪邁大氣、遒勁有力的風格。”
我們品味謝金龍的作品時,通過他的墨韻能感悟到漢字之美,他的書法以追求漢字的神覺,通過對漢字的神韻,以筆性、線條、墨韻濃淡枯潤的變化,來組合成平衡統一的整體;他的書法作品往往自然天成,筆帶意連,透出一種自然的樸素與簡約,看似隨興而作,但靜、思、悟等一些創作要素蘊含其中。這一切值得細細品賞、參悟。
謝金龍的書法作品寫出了漢字的神韻,書出了漢字之美的神秘化境。真正用心品賞謝金龍的書法,就覺得有一股撲面而來的勁氣、靈氣。點橫撇捺鐵筆銀鉤,飄逸瀟灑,伸縮有度,鉤挑頓處力度遒勁,起筆收筆顧盼生輝,游絲牽連順暢如行云流水。斗筆揮處蒼勁雄渾、質厚神清、氣勢飛揚,可謂力到神到,整幅書法之中透出勁氣、雄氣,透有一種道法清靈和自然相通之氣。其下筆從整體著眼,錯落有致,虛實有度,輕重有別,干濕分明,墨韻清新,落款欽印嚴謹合理,有大師的氣勢和風格。
謝金龍對書法的理解和把握,歸功于其長期對易經、中醫的研究。他說:“中醫、易經、書法這些中國古老又博大精深的文化令我著迷,我會用一生的時間來研究。”他還說:“書法要講究靈動,我認為書法最根本的就是要寫出大自然的完整性,找到一種天人合一的狀態。”他舉了一個例子:中國文字很多都是象形字,一些較復雜的字往往是幾個象形字組成的,只要用心研究,每一個字都能對應出不同的靈感,例如“馬”字,用神細看這個字,就會在眼前閃現出馬奔騰的場景,然后再思考如何將這個“馬”字狂奔的狀態表現出來。
謝金龍在書法創作前會先認真觀察要書寫的漢字的結構、特點和剛柔,然后才進行書法創作。如“孝”字,孝就是尊敬、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孝”字的結構上面是個“土”,土是生存之本,土也是扎根之基,“孝”字上面的“土”象征父母,“孝”字那長長的一撇代表手臂,“孝”字下面的“子”字就是子女,整個“孝”字象征著子女要伸出手臂擁抱父母,護衛父母,盡孝道,挑起奉養長輩的擔子,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每個晚輩的義務,也是一種擔當。因此,在書寫“孝”字時很好地發揮,就能在書法上把孝順的意思表現出來。
他感悟出書法和易學是一脈相承的,五行中的生、克、制、化,在書法中也同樣存在,書法中講究的抑揚頓挫、俯仰、呼應和易經也有某種暗合,由此他真正進入書法領域,研究書法中暗藏的奧妙。
有文人曾說過:“書法是有‘氣質’的,猶如窈窕女子,若僅有標致的五官,精致的妝容,而沒有內在的品質,很難楚楚動人。”謝先生的書法注重內在的氣質,在書法藝術上大膽創新,大膽探索,使書法作品植根于較深厚的文化土壤,將文化元素融入書法筆意之中。我很贊同謝金龍的說法:書法要有“靈氣”。我認為這靈氣就是人情、人品、人性、人生的體現。他很注重修身養性,自我超越;他的書法有高尚的情操,書法以自然為規,以人情為矩,將書法、自然、人生融為一體。
謝先生是位性情中人,在揮毫之際也不乏理性的思量,因為這是一位書法家錘煉書風的必須。謝金龍生于廣東湛江,濱臨大海,受大海的熏陶,有著海一般的胸襟,因而其書法有大海濤涌的氣勢,有南派書法特點而又超乎其外,可謂集眾家之長而又自成一格。謝金龍的書法作品能在許多企事業單位的廳堂、眾多百姓家庭客廳和重點場所懸掛,能受到許多著名書法家的贊評,能讓眾多收藏家所珍藏,充分證明其書法風格和人格。細品謝金龍的書法作品,不難看出他的歷練修養和深厚的筆墨底蘊,他把對自然山川、漫漫人生的真實感悟,通過筆墨的創作,達到心手相應的境界。他在書法藝術方面大膽創新,大膽探索,具有一定的潛力和后勁。
謝先生以“不側倚取媚,不狂怪怒張”的原則律己,以“心正則筆正,骨剛書亦雄”的精神自勉。他性格剛直,胸懷坦蕩,書如其人,他的書法與他的品格和氣質是密不可分的,他經常對眾多書法愛好者說:“習字和做人是一致的,就是要老實善良,不迎俗媚世。”
孫建民也曾這樣評價謝金龍的書法作品:“他的書法雄渾質厚,墨韻清新,揮筆自然、瀟灑,細細品賞他的書法作品,讓人體會到了精神境界和高尚氣質,他的書法與人品是一致的,那就是厚道。”
謝先生書法造詣深厚,是他勤學苦練的結果,少年的他就臨帖習字,一練就不罷休。他從未中斷對書法的追求。他的書法博采眾長,自成風格,有時為了研究一個字的書法藝術往往到了出神入化的狀態。
作為一位真正的書法家,謝金龍能在現實社會環境下不受誘惑,保持住一份淡泊、安然的境界,保持著有如天馬行空,特立獨行的品德,實在是難能可貴。
祝謝金龍在書法藝術事業中作出貢獻,在藝術的殿堂里更上一層樓。
(本文作者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深圳市龍華文學藝術創作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