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展訊 >> 正文

    蕭和人物畫藝術展開幕 120余幅作品亮相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1月11日10:05 來源:揚子晚報

      蕭和 1948年11月生于山東青島市,祖籍江蘇省揚州市,現居南京市。現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江蘇省藝術類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委員、江蘇省美術家協會藝委會委員、海協會書畫交流分會理事。

      ●1964年師從著名畫家亞明先生學習中國畫。

      ●1973年作品《成長》參加江蘇省美展。

      ●1974年作品《柳下跖》參加江蘇省美展。

      ●1982年作品《鏟盡崎嶇大道平》被宜興徐悲鴻紀念館收藏。

      ●1986年作品《非攻》參加《紀念國際和平年畫展》在南京、奧地利、波蘭等地展出。

      ●1991年香港《收藏家》舉辦《蕭和人物畫作品展》。

      ●作品《陸羽煮茶》《貴妃醉酒》被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收藏。

      ●2000年獲文化部頒發的《文華獎》(個人獎),并獲江蘇省政府嘉獎。

      ●2008年人物作品10幅被收錄入《中國畫家迎奧運作品集》。

      ●2009年作品10幅收錄入《江蘇當代人物畫名家精品選》。

      ●人物作品18幅收錄入《國畫精粹——迎世博當代名家精品集》。

      ●2011年在南京諸子藝術館舉辦《丹青雙杰》——蕭平、蕭和兄弟書畫展。

      ●2013年3月18日,在中國工商銀行中山東路1號財富中心舉辦蕭和書畫藝術展。

    踢毽子踢毽子

      “雪泥鴻爪——蕭和人物畫藝術展”11月9日下午在江蘇省美術館新館隆重開幕,120余幅蕭和近年來創作的人物畫精品和觀眾見面。眾多國家、省、市領導人,藝術家、文化名人,蕭和先生的母校南京市第一中學的領導和北京、廣州、長沙、無錫、南京等地著名的企業家們藝術愛好者們,和來自揚州的親友團,蕭和及夫人楊金平家族的親朋好友共近千人出席了開幕式。

      開幕式上眾嘉賓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和高度評價。江蘇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章劍華著重談了蕭和作品的“和諧之美”。他說:“從主題來看,蕭和先生的許多作品,都體現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如取材于屈原《九歌》的《山鬼》,以及童戲系列的童年趣事,前者將女神山鬼置身于山水環境和熱帶植被之中,后者讓人沉浸于對單純、有愛、善良的追憶和向往之中。蕭和先生的許多作品,在布局、色彩上達到高度和諧,尤其是他最富創意的青花系列,將青花瓷器之美、人物神韻之美、水墨青白之美,融合為一體,把傳統文化中單純明凈的和諧之美發揮到了極致。”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高云則稱:“蕭和先生是當代人物畫高手。他的畫講究而精致,有著一股清新之氣。其精準的造型,洗練的線條,素雅的色調,加上活潑的動態,一掃那種古人就容易生出的概念化的、陳式化的陳舊氣息。”江蘇省文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惠芬由衷贊美:蕭和的畫是美的。這種美一方面來自于他深厚的傳統文化素養。他善于從普通人物中發現美的事件和美的情節,并運用美的筆墨語言,書寫典雅含蓄、意趣和美的藝術形象,另一方面更來自他對內心的專注,對外界浮躁氣息的拒絕,這種執著的堅守和內在的寧靜使他的畫在雅致中蘊含一份灑脫,溫和中透出一種風骨,隨意率性,清潤明麗,洋溢著風流瀟灑的文人氣息,給人以溫文清雅的審美享受和精神愉悅。

      蕭和是當代江蘇畫壇人物畫創作的杰出代表,是一位推陳出新的畫壇高手。他的父親是一位文學功底深厚的書法家,蕭和與兄長蕭平幼承家學,浸染出了溫文爾雅的文化品格。少年時代的蕭和即顯示出了繪畫的天分,師從新金陵畫派大師亞明學習繪畫,同時研習大批古今中外的名畫,為他在日后人物畫創作中的杰出成就打下了扎實的基礎。在本次畫展中,既有蕭和早期創作的古代仕女、文士、禪僧等形象,更有近幾年來代表蕭和創新高度的青花人物、民國人物、新疆寫生和童趣系列,讓人看到人過中年的蕭和在人物畫創作中題材的寬泛和藝術的張力。蕭和曾采用梁楷、李公麟、陳老蓮、虛谷、唐寅、任伯年等眾多古代先賢的繪畫技法,創作出了一批人物畫冊頁小品,諸如《辛稼軒詞意》、《米顛拜石》、《鳳仙》、《揚州八怪》等,技法之精妙令人稱奇。近年蕭和更以歷史的思想高度,創作出了晚清民初的系列巨制,如《1900年·紫禁城》、《1911年·武昌》等,體現出了作者在藝術創作中的文化厚度和歷史擔當。同時,他還用傳神之筆系統地記錄清末民初人物風情的豐富畫卷,從已經呈現的近20幅畫作展,如《情系鐘山》、《搖啊搖,搖到外婆家》、《西洋景》、《小酌》很是吸引眼球,引人駐足。這些生動畫面,是幽深的歷史印痕,像串串念珠捻去塵世的紛擾……

      在畫展中,我們還能看到蕭和保持了一份天真浪漫的藝術童心,他的《童戲圖》系列,充滿了生活的氣息,諸如《騎馬打仗》、《抽陀螺》、《空竹鬧春》、《抬轎子》、《捉迷藏》等,活脫脫勾畫出了江南古巷中兒童的天趣,據悉,這組作品得力于其夫人楊金平的靈感。在展品中,我們還看到蕭和赴新疆寫生的一組圖畫,陌巷中的老人、嗅花的少女、釘馬掌的車夫、補車胎的匠人等等,無不栩栩如生,情趣盎然。

      “雪泥鴻爪——蕭和人物畫藝術展”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經過數年沉寂而鳳凰涅槃的蕭和,他以傳統的繪畫技法和時代的思考理念,奉獻出了一大批有思想、有高度、有筆墨情趣的精品力作,令人驚喜稱奇。蕭和以文化的沉寂,遠離浮躁,從而奉獻出有時代大氣象的人物組畫,他的展覽告訴人們,妙佳人往往在燈火闌珊處,大成就一定是在清風寂寞中。

      畫展結束后還舉行了學術研討會,到場的著名美術評論家們對于蕭和的創作給予了高度評價。蕭和的兄長蕭平先生在研討會上深情地回憶了蕭和幾十年來的藝術成長道路,讓大家感受到濃濃的親情。

      揚 文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