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訪談 >> 出版人訪談 >> 正文

    出版人:童書版權交易在于“眾人拾柴”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1月08日15:00 來源:文學報  鄭周明
    “冒險小虎隊”系列 “冒險小虎隊”系列

    《瓢蟲》APP 《瓢蟲》APP


    繪本《好困好困的蛇》繪本《好困好困的蛇》
    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 繪本《爺爺一定有辦法》

      首屆上海國際童書展受到不少國內出版人的關注,書展開幕前夕,本報記者采訪了浙江少兒出版社副總編輯孫建江、接力出版社總編輯白冰、二十 一世紀出版社社長張秋林和明天出版社總編輯傅大偉,這些專注于童書領域多年的出版人暢談他們的經驗和心得,并對上海國際童書展進行展望。

      孫建江:老牌更要面對市場化

      記者:作為老牌少兒出版社,浙少能突圍而出,在處理國內銷售渠道及讀者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你們推出的童書幾乎在線上線下任何地方都能找到。

      孫建江:浙少社連續十年(2003-2012)保持全國童書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在銷售渠道方面,浙少社歷來高度重視新華書店主渠道的作用,按照各自的品種、數量、比重需求,通過省店及時供貨。近年來,我們也加大了網店的投入力度,設立了專門對接部門,配置了專項業務員。同時,我們也十分重視與“二渠道”的合作。視民營書商、個體書商為主渠道、網上書店不可替代的重要補充,一視同仁。在讀者方面,除了內容上的精益求精,我們也十分注重圖書的形式是否真正適宜小讀者閱讀,比如開本、厚薄、用紙、裝幀、字號、定價等等盡可能做到精準到位。

      記者:浙少社在暢銷排行榜上多是系列化的讀物,在引進作品系列化版權方面,一方面是長線運作,一方面也是需要大投入。你們選取、評估的思路是依據什么?

      孫建江:系列化是童書區別于成人圖書的顯著特征。成人圖書當然也有系列化的情形,但在數量上遠不能與童書相比。在引進版權方面,如果對方本身是單本書,我們就以單本書引進; 如果對方本身就是系列化的圖書,或者將要進行系列化的延伸,我們在談版權時一定會進行整體的考量,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會簽下所有整個系列(包括尚未出版的圖書)的版權。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我們從德國引進的“冒險小虎隊系列”。這個系列迄今為止已持續出版了十三年,品種達七十余冊。

      記者:老牌少兒出版社面向市場還是需要許多觀念突破的,困難也更多。

      孫建江:少兒出版社未來需要解決的根本問題當然是體制的問題。至于說到與市場的關系,我想這是出版社必須參與、必須面對市場的問題,沒有誰能置身于市場之外,市場是嚴峻的、殘酷的,不在市場中勝出,必然會在市場中倒下,沒有第二條路可走。

      白冰:數字出版缺乏議價和人才

      記者:20多年前,您的碩士論文題目就是 《兒童觀與中國兒童文學觀的辯證思考》,這么多年過去,以您在接力出版社踐行看來,當下兒童的文學觀變化了多少?

      白冰:二十多年前,我在論文中對中國的三種兒童觀——以長者為本位的傳統的兒童觀、以兒童為本位的封閉的兒童觀、開放的兒童觀———作了界定。在童書出版中,我們一直堅持開放的兒童觀,既要關注兒童讀者的心理生理特點、閱讀欣賞習慣,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也要為他們拓展閱讀視野,進行閱讀引領。我們堅持力推原創童書精品力作,讓孩子接受我們民族文化基因,同時也注意引進國外優秀童書,讓中國少年兒童讀者和世界同步閱讀,讓中國孩子有國際化視野。至于分級閱讀,20世紀后期,英美等國開始制定嚴格的兒童讀物分級制,按3-6歲、6-9歲、9-12歲進行分級。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有計劃地提供書籍,不僅可以保證閱讀的量,同時保證閱讀的質,使不同年齡階段的孩子充分感受讀書之美,始終保持高品位的閱讀。因此,我們一直在推進中國少年兒童的分級閱讀,舉辦了兩屆“中國兒童分級閱讀論壇”,積極推進“兒童分級閱讀標準”的探索,還推出了“兒童分級閱讀書目”。在政府的文化產業基金支持下,我們建立了“中國青少年多媒體閱讀推廣基地”,要繼續推進分級閱讀工作。

      記者:接力在數字閱讀方面有很好的口碑,一般來說傳統媒體在數字轉型上總是有點隔膜,但有關你們在多媒體閱讀上獲得成績的新聞有很多。

      白冰:接力出版社數字出版部2011年成立,處于適應數字銷售渠道和推廣積累媒體經驗的過程。目前我社推出的根據法國國寶級科普膠片書“第一次發現”系列開發的《瓢蟲》和《森林》,曾一度取得AppStore 分類榜排名第3名,付費下載排行榜第47名的好成績。此外,我們也在贏取用戶進入端方面積極準備,準備在年底搭建起一個基于移動互聯網的和讀者直接溝通交流的工具《接力閱讀時空》APP。

      我們感觸最深的是我們傳統出版社在數字出版環境下的議價能力低,對新出版業態的了解掌握程度不高,復合型編輯出版人才匱乏等問題,同時又面臨著互聯網公司與出版社爭奪作家資源、選題資源和人才資源的挑戰。同時,由于數字出版市場尚未成熟,在中國,出版社從事數字出版業務的部門往往處于培育扶植階段。

      張秋林:讓外國作家講中國故事

      記者:您曾提出“從經營作品向經營作家改變”的理念,這也成了多數同行的共識,但真要做到長線經營還是有難度,這方面應該還有很大創新空間。

      張秋林:培養原創作者要建立長線編輯和長線作家的長效合作機制,要循序漸進,作品要精心打磨,品牌要精心培育。我們的編輯要陪伴初出茅廬的作者走上十年二十年,和作家共同成長,當這位作家名滿天下的時候才算大功告成。要有全球化經營作家的視野,經營國際知名作家,甚至讓外國的作家講中國的故事,為提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力作貢獻。我社今年邀請波蘭籍世界級圖畫書大師麥克·格雷涅茨來社進行為期6個月的圖畫書創作,在北京圖書博覽會期間,他在中國期間創作的新作《好困好困的蛇》 版權已被日本白楊社購買,這一舉措開創了國內出版社經營國外童書作家的先河。我社還邀請日本知名畫家木下晉來華參觀四川大熊貓基地,創作具有中國特色的圖畫書——《真正的大熊貓》,我社擁有該書的全球版權。通過國外著名作家來中國創作具有中國元素的作品,并使之走向世界。

      我社與出版集團麥克米倫結為戰略合作伙伴,合資成立麥克米倫世紀咨詢服務有限公司,開創了中國品牌出版社與國際著名出版集團在資本層面合作的先例。借助麥克米倫出版集團全球范圍內的優質少兒圖書內容資源,向國內少兒讀者奉獻世界兒童文學經典與暢銷精品。引進來是為了更好地走出去,明年我社將有一批原創作品通過麥克米倫世紀的平臺走向世界。

      記者: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也加入了多媒體閱讀轉型,你們在少兒讀物的影視化、游戲化方面拓展較多,稱得上是全產業鏈運作。

      張秋林:少兒出版轉型升級的核心就是要全產業鏈運作。要重點關注暢銷書,一旦發現出版物具備提高轉化加工值的空間,就要大膽地做全產業鏈開發的嘗試。如二十一世紀出版社自2006年從法國引進“不一樣的卡梅拉”系列圖畫書后,已陸續出版了12冊,銷售突破1300萬冊,創造了銷售奇跡。接著我社又引進獲法國動畫大獎的3D同名動畫片版權,此后,我社經過不懈努力購得該動畫片所有衍生產品的版權授權,打造一個與孩子的想象世界一致的“卡梅拉帝國”,在綜合開發中不斷提升“卡梅拉”的品牌價值。通過拉長產業鏈,真正走出一條品牌授權經營的成功之路。我社在近期的集團化運作中,將兼并重組,投資游戲、動漫等領域,形成全產業鏈架構。

      傅大偉:繼續關注青少年讀物品質

      記者:明天出版社和臺灣信誼繪本合作的圖畫書獎市場效果很好,培養鼓勵了原創和交流,應該說為跨地區合作提供了不少行業經驗。

      傅大偉:我們和信誼合作采取的方式是共享資源,我們提供銷售團隊和出版管理,在國內分渠道銷售,應該說這個模式是很成功的,來自少兒閱讀反饋效果明顯。將來要繼續合作下去,并且推廣做大來。

      記者:你們在低幼讀物市場的成功很受關注,近期也開拓了青少年讀物,像和成人作家合作做了“明天文學館系列”,針對青少年這個趨向成熟階段,有許多深思熟慮的東西。

      傅大偉:這個系列的主編是王蒙,作者也都是余華、蘇童、史鐵生這類知名作家的中短篇。我們之所以這么做,是看到這個年齡的學生只是關注校園故事、冒險故事這類,閱讀單一,視野也狹窄了。這個年齡該是提高閱讀質量,接觸經典的時期了,這方面我們很想做些工作,便利用本身的品牌渠道去推廣這些有接受度的成人文學。今年暑假推出以來,應該說市場反響還不錯,主要還是看怎么去策劃推廣,比如我們對難懂的篇目會請作家做些后文解釋導讀。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