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音樂公益節目《夢想星搭檔》于央視綜合頻道播出
用歌聲喚起善和愛
“與明星一起為公益夢想而戰!”從10月25日起的每周五晚,大型音樂公益節目《夢想星搭檔》于央視綜合頻道播出,好聽的音樂、明星搭檔的形式、全新的公益理念,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在激烈的電視業態競爭和節目形態轉型中,音樂類節目如何進行創新,可以承載怎樣的社會責任?在引進海外節目模式的熱潮中,中國原創節目如何應對?《夢想星搭檔》作出了探索。
公益為核,探索電視公益新樣式
齊秦、齊豫、古巨基等16位知名歌手兩兩搭檔、進行歌唱比拼,用音樂去贏取獲得公益項目代言人的機會。這是《夢想星搭檔》的節目形式。不同于其他電視選秀,在節目中,每一個歌手都是一名公益使者,不僅用歌聲傳播公益,還身體力行成為公益踐行者,實實在在地幫助孩子們做一些事情。
今年的公益主題聚焦在“為了孩子”,圍繞兒童的健康、成長、安全等展開公益項目!肮澞肯M屓鐣䜩黻P注孩子,呼吁人們對弱小群體的關注,促成孩子狀況的改善和自身的發展!毖胍暰C合頻道總監錢蔚說。
在“給貧困地區送一雙運動鞋”的公益項目中,“星搭檔”古巨基、李泉通過歌唱比拼,贏得了100萬元公益資金,加上他們自己捐助的50萬元,能幫助4萬多個大山深處的孩子,讓他們在這個馬上到來的冬天擁有一雙溫暖的運動鞋。通過這個平臺,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得到了更多人的關注,有更多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整個過程中,個體、企業可隨時參與,提供資助或幫助。中國扶貧基金會等專業組織將對所有公益項目進行公募支持,從項目選擇、執行、監測、反饋等環節全程跟進,并且會將相關情況在網站上公開,以確保項目透明、便于大眾監督。
通過電視節目發起、明星社會參與、專業公益團體提供支持,這便是《夢想星搭檔》的公益運作模式。專家指出,《夢想星搭檔》已經形成了公益項目從執行到落地的鏈條,探索了一條電視公益的完整路徑,這對電視的創新、對公益的傳播,都有裨益。
傳播大愛,引領綜藝節目轉型升級
《中國好聲音》、《中國夢之聲》、《快樂男聲》、《中國最強音》……今年的電視屏幕上,音樂類節目“井噴式”出現。然而,同質化競爭、缺乏原創精神的現狀,也引發了相當的憂慮。有專家指出,從當前節目發展趨勢來看,電視音樂節目本身的觀賞性和對音樂專業性的挖掘,只是節目發展的第一階段,即滿足視聽需求的“初級階段”;在滿足了欣賞性要求之后的高級階段,應該用音樂來做實事,用音樂的感染力和明星的榜樣力量來幫助他人、傳播大愛。從這個意義上說,通過歌聲傳遞愛、召喚社會向善之心的《夢想星搭檔》的出現,加速了中國綜藝節目的轉型升級。
不再高舉著公益口號和理念,節目讓公益行動從個體和身邊展開,“幫助,從每一個人開始”。西藏地區共有近萬名患先天性心臟病的兒童,在衛生部組織了17個省市進行對口支援和免費治療的同時,節目組聯合公益組織盡自己的一份力量,用籌集的100萬元救治20個需要做手術的先心病兒童,至今已有20個孩子康復出院。
諸如此類例子不勝枚舉。以音樂為器、公益為核,《夢想星搭檔》讓公益變成了實實在在的行動,治愈社會冷漠癥、喚起社會愛心,起到了春風化雨的作用。由此,節目也成功延伸和拓展了音樂類節目的內涵,給音樂注入了公益的靈魂,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讓公益成為一種流行、一種生活方式。
“希望《夢想星搭檔》能夠起到喚起的作用,用公益行動喚起每個人心頭的善念、用歌聲喚起每個人的善心。”央視綜合頻道節目部主任許文廣說,對于一個電視節目來說,能做到這一點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