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電視 >> 人物 >> 正文
國內電視劇導演“會診”行業怪現狀
尤小剛 “雷劇”太浮躁遲早會被拋棄
2013年,無劇可看?目前有人提出中國電視劇進入“劇荒”。為什么雷劇、狗血劇持續走紅熒屏?為什么演員片酬居高不下限制產業發展?為什么今年已過大半,還沒出現《甄嬛傳》這樣的大劇?昨日,“2013中國(杭州)電視劇秋季節目推介會”開幕,大家所關注的一系列關于目前電視劇現狀和發展的焦點問題,被拋向中國電視劇制作產業協會會長尤小剛。
本屆秋推會參展的節目類型以電視劇為主,也融入了電影、紀錄片、動畫片、電視欄目等元素。參展的電視劇節目490多部,匯集了《天龍八部》、《大漢賢后衛子夫》、《鹿鼎記》、《步步驚情》、《愛情公寓4》、《十月圍城》、《致青春》等大批重點劇目。
電視劇亂象之一“雷劇”狗血劇持續走紅
《新洛神》、《王的女人》、《向著勝利前進》……今年新鮮出爐的滾滾“雷劇”并不遜于往年的聲勢,甚至有登峰造極之勢。對于“雷劇”持續走紅的現狀,尤小剛認為要從兩個方面來看:“首先,所謂的雷人和狗血沒有一個具體標準,都是大的形容詞。應該這么說,時代在發展,特別是新媒體、多媒體時代,大家在語言表達、內容接受、風格形式上,有一些新的追求,本身無可厚非。關鍵是,我們的作品本身流于浮躁,特別從文化的創新來講,要講生活的內涵,反映生活的深度,不能光靠嘩眾取寵來解決。”
尤小剛分析說,“雷劇”是一個發展過程的,一開始打鬼子那種“抗日雷劇”追求娛樂化,大家感覺很新鮮,結果所有的劇都去惡性追求,為社會所不容,大家對“雷劇”感覺排斥。
有“雷劇夢工廠”之稱的于正工作室出品的古裝劇,明年仍會在各大衛視全面開花,尤小剛回應:“我不知道他是怎么寫出來的!同時寫出這么多的劇我是挺佩服的。”而對于華策出品的《新洛神》等“雷劇”的風靡一時,《封神榜》等疑似“雷劇”的未播先紅,尤小剛則表示:“它也得與時俱進,適應電視臺的需求。那么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也應該兼顧口碑。”
電視劇亂象之二5500戶代表7億觀眾的審美
“‘雷劇’收視高代表觀眾多嗎?恐怕要打個問號。為什么每部都高?有各種各樣的疑問。”尤小剛覺得,“雷劇”收視高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目前的收視率調查本身就存在問題!拔覀儸F在的收視率抽樣每年只有5500戶,基本上集中在城鄉結合部。而且某種程度上是按照國外模式來設定的,比如說觀眾分布要選擇10年以上的老住戶。在中國,他家的年輕人恐怕已經搬走了吧,造成了老人還有第三代為主的收視人群,并且可能文化程度和收入程度不夠高。他們能夠代表中國7億電視觀眾的共同審美需求嗎?”
尤小剛說,讓他感到無奈的是,雖然目前的收視率存在種種不合理,但它是最重要的指標!半娨暸_要吸引廣告,廣告商判定廣告投放有效無效要靠數據,就只能看這個收視率。這些東西都應當與時俱進。說‘收視率是萬惡之源’恐怕不正確,但至少現在中國的收視率嚴重滯后于中國文化的發展。這是有目共睹的!彼麘蛑o地說:“現在是5500戶指導者們,在指導著中國電視前進的方向!
至于怎么解決這種困境,尤小剛提出,這就需要收視率調查機構的自我調整!笆找晿颖静荒荛L期不進行調整。還有政府的有關職能部門,應當向他們提出要求,讓他們提供正確的數據,也是收視率調查機構應該對社會負責的一個基本立場!贝饲八驮岢鲞^這個問題,但實際過程中困難不少。
另外,他注意到網絡上的收視,“至少數字是比較準確的”!爸皇抢镁W絡來考評一個電視劇,目前還沒有成為廣告客戶的共識,這中間有一個過程。比如說,現在都有機頂盒,這種數字性的監測或許更有效!彼ㄗh道。
電視劇亂象之三演員片酬瘋漲千百倍
現在的電視劇有多貴?對于這個問題,可能不少電視臺和視頻網站都會大為感慨。一部大劇,很多電視臺不得不聯合購買,幾臺聯播。視頻網站買獨播劇來也一致用“大手筆”、“砸錢”來形容。大劇、首輪劇,很多沒那么土豪的電視臺只能望劇興嘆:買不起。電視劇制作方也大吐苦水,是演員要價太高了,導致拍劇成本大增,這也影響了電視劇產業的發展。
尤小剛稱:“這是市場需求,雖然里面存在不平衡的因素。現在文化創意產業繁榮,電視劇大量發展,都需要好演員來演,任何一個制作者都希望找到有影響力的演員。問題是電視臺受收視率的影響,也不敢去求新,電視臺求新會直接影響廣告。所以誰火了就認誰。我們能看到一個演員原來名不見經傳,突然演了一部戲,演了一個合適的角色,出名了,一張嘴片酬就翻了百倍乃至千倍。這些情況也是經常見!
著名編劇王朝柱說過:“陳道明一萬塊,唐國強一萬塊,高滿堂拿一兩千都不錯了。這是十多年前,現在好多一線演員都上百萬了。不過這是市場行為,演員片酬的瘋漲不是演員的錯。”
既然是市場決定的,那么這個問題似乎還會持續下去!爱斎唬@里面需要一個行業的自律。而且這個問題政府已經關注到了,在現階段水平下,太多的個人費用高漲肯定影響產業的均衡發展。這是產業的痛苦啊!但制作業雖然是心有余,但是力不足!庇刃傉f。
電視劇亂象之四劇越多越鬧“劇荒”
有人說“2013無劇可看”,并把目前電視熒屏這種大劇少、好劇少的情況稱為“劇荒”。這種說法或許有點夸張。說實話,今年中國電視劇雖然少了大制作,但一些家庭情感劇還是很接地氣的,而且是國產劇最擅長的類型,比如文章的《小爸爸》、孫儷的《辣媽正傳》等等都受到好評。
但是像紅遍兩岸三地的《甄嬛傳》和以前的《大秦帝國》等拍得比較講究的“零差評”大劇,今年還真的沒有一部。說起2013年電視劇的代表作,業內人士都覺得無言以對。對此,尤小剛直呼:“浮躁,太浮躁了!情節上互相抄襲,形式百變多樣,但實際內涵不足。這是產業發展中的不平衡,希望大伙兒明年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好劇。今年很多家庭、現代都市、古裝歷史劇,至于過于嚴肅的古裝歷史劇,跟現在青年觀眾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但是我相信好的、有內涵的、能夠揭秘歷史的、有相當強烈的情感因素的,觀眾肯定會歡迎。觀眾也在重新選擇口味,我認為那些過于浮躁的戲,發展到一定程度就會被拋棄!彼J為,根據觀眾的提升,2014年的電視劇也會有一些調整。“太雷的、太浮的會有所收斂!
據了解,尤小剛所說的明年他將提供的“好劇”是他3年磨一劍的新作《大清寶典》,是《紅樓夢》80回以后的故事。該劇原名《紅樓夢秘史》,怕引起觀眾誤解而改名,劉心武曾為他提供了大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