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每次我穿著這些來自貴州的衣服,就會有朋友追著問我是在哪里買的,然后就不停地托我幫他們買。”昨日,貴州·臺灣經貿交流合作懇談會旅游業推介對接會上,臺灣女作家陳念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笑著“抱怨”道。
當天,陳念萱戴的項鏈和戒指都是苗族銀飾,穿的褲子是丹寨蠟染布和荔波布依族土布制作而成。她笑言,自己這10多年來,頻繁地到貴州旅游,衣著或裝飾經常有貴州元素,把貴州風穿在身上,簡直就是貴州的代言人。
“貴州住了很多貴族,他們生活得非常精致。不管是做家務還是下地干農活,他們都認真地梳好發髻,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這是古代貴族才有的風范……”
“我在貴陽的夜市里吃過一次面,讓我驚訝的是,桌子上光是調料辣椒就有4種。就是那些種類繁多的辣椒,它們都在努力地把我喊回到貴州來……”
會議上,作為臺灣人的她,頓時變成了貴州的導游,她用詩歌一樣美好的語言,細膩動人的故事,講述著貴州那些感動她的點點滴滴。
10多年來,陳念萱隨性地走走停停,走遍了9個州市,感動不止一點點,越是走近貴州,認識貴州,陳念萱反而覺得自己愈發不了解貴州。她覺得這片土地上有太多神奇的民族文化,太多精致的山水美景。
為此,陳念萱寫了一本書,叫《神妙貴州》。在這本長達246頁的書里,是陳念萱在貴州走過的步伐,包括她看到的美景,吃到的美食,聽到的故事。
樂此不疲。陳念萱說,貴州有一種神秘的力量,吸引她一次又一次地過來。下一本書,陳念萱準備以奇幻小說的形式來反映貴州美食,目前,她在努力“搜集資料、拜訪大廚”。
“誰說貴州人無三分銀呢,這句話是不對的,他們擁有的銀飾是最多的。”在陳念萱眼里,貴州人很了不起的一點是,文化傳承做得非常好,“但是,貴州人缺乏自信,他們必須知道,其實自己擁有多么寶貴的東西。”
陳念萱說,希望貴州在開發發展的同時,民風民俗民間文化永遠不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