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光明日報:生活圈就是群眾圈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0月29日16:35 來源:光明日報 桑林峰

      用生命踐行黨的群眾路線的好干部蘭輝,一生奉行“群眾的事再小都是大事”,堅持“生活圈就是群眾圈”,成為共產黨人的一面鏡子,樹起為民務實的一面旗幟。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黨員干部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娛樂圈。但這圈那圈,始終不能脫離群眾圈。因為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無任何私利可言。每名黨員在任何時候都應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眾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聯系。

      對領導干部而言,生活圈就是群眾圈,因為領導本身也是群眾。古時有一副對聯說得好:“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勿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不忘自己也是群眾,才會把自己當常人、當凡人,不把自己當主人、當“官老爺”。

      領導就是服務,干部就應辛苦。當群眾生活出現困難、學習需要幫助、工作遇到麻煩時,黨員干部就要義無反顧、挺身而出、伸出援手。那些到處找群眾,不知群眾在哪里,眼里沒有群眾的人;那些平時看不出來,關鍵時刻站不出來,危急關頭沖不出來的人,根本原因就是沒有把生活圈當作群眾圈。

      聯系群眾魚得水,脫離群眾樹斷根。只有把自己的生活圈和群眾圈連在一起、融為一體,才會有親民之心,才會對群眾有親切感,才會用群眾語言講群眾的理,成為群眾的貼心人。

      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習仲勛的一生,就是堅持“生活圈就是群眾圈”的一生。全國政協原副主席馬文瑞同志在回憶習仲勛同志時說,仲勛同志提過一個樸實的口號,叫做“把屁股端端正正地坐在老百姓這一面”;他說過:“我們萬萬不能站在老百姓頭上,如果我們的干部叫人家一看,是個‘官’,是個‘老爺’,那就很糟糕”;他號召黨的干部走出“衙門”,深入鄉村,把黨的工作同團結老百姓、教育老百姓結合起來;他講到革命中的“新的創造,要在老百姓中找尋”。

      如果生活圈、朋友圈內沒有群眾,像周總理曾經批評的“少數人自己劃個小圈子把自己圈起來,用中國的古話來說,就叫‘畫地為牢’”不但不利于密切聯系群眾,長期下去還可能使自己的圈子越來越小,圈子里的人越來越少,最終割斷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上下同欲則勝”。領導干部身在機關,感情不能脫離基層;身為領路人,心中不能沒有群眾。只有時時處處心系群眾、心融基層,多研究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多研究怎樣體察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才能真正把老百姓當作“圈內人”,時刻與群眾緊緊團結在一起。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