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據新華社電 “群眾路線理論研討會暨圖書《人民觀:一個民族的品質》出版座談會”10月24日在京舉行。作為一部風格獨具的文史著作,作者以國史、黨史、軍史三線交織結撰全書,將中國歷史文明和現實政治融為一體,上起《尚書》,下至當今,結合中國共產黨90年的建黨史,寫出了“一個政黨的人民觀”。來自中宣部出版局、中央國家機關工委、解放軍總后勤部、中國社科院、中國作協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參加會議,圍繞全黨正在開展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結合當前國內外形勢、世情民風、為官品德、黨要管黨、從嚴治黨,以及中華文明源流中的人民觀和中國共產黨人的群眾觀等重要問題進行熱烈討論。
與會專家和學者普遍認為,人民觀,是立黨立國的基石;群眾觀,是治國理政的根本。群眾路線作為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要求我們必須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中,建立一支胸有人民、勤政廉明的干部隊伍。當前,必須將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進行一次大掃除,才能加強全體黨員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
《人民觀》一書由作家王宏甲書寫,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與會專家認為,作為建國后成立的第一個高校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承載了國家、民族的重托,《人民觀》一書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體現了出版社一貫秉持的“人民、人本、人文”意識與責任擔當。圖書從內容到設計、版式均受到與會領導、專家的好評。
《人民觀》一書敘事自《尚書》開始,述及先夏文明、湯武革命、殷鑒原委、周興根本、春秋大義、秦政得失等朝代沉浮、史政要略。同時對歷史挺進到20世紀,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人在波瀾壯闊的反帝反封建斗爭中,在救亡圖存的革命中,在人民新中國的建設中,將人民觀發展成為一個政黨的世界觀,進行了生動而深刻地闡釋。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國夢是人民的夢所包含的人民觀給予充分解讀,認為在萬古不朽的人民觀中,流淌著中國人璀璨的中國夢。
會議由中宣部《黨建》雜志社總編輯劉漢俊主持。 (王 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