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舞臺 >> 評論 >> 評論 >> 正文

    “拆磨”的魅力(虞金星)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10月25日09:25 來源:人民日報 虞金星

      作為2013年北京金秋優秀劇目展演的唯一一臺京劇,觀眾給北京市京昆文化藝術團演出的《三拆磨》的掌聲,或許有一半,是給了它的故事。

      《三拆磨》演繹的是唐大歷年間的故事:關中大旱,權貴豪強坐擁渠上數十座水磨,不肯放水。京兆尹趙縱受民請愿,與豪強斗智斗勇,終于將水磨拆除,還水于民。這個據說取自《舊唐書》的故事并不復雜,當官為民做主、智斗豪強的題材也不鮮見。但觀眾卻能在那一聲聲鏗鏘中,忘記了這種不復雜與不新鮮,沉醉在戲中,既欣賞唱腔身段,也陶然于故事演繹。

      這或許就是傳統戲曲之于我們普通人的魅力。說起來,它的特殊,也許就像戲曲臉譜——一個人的忠奸褒貶,戲中人的性格特征,居然堂而皇之地預先被描畫在了臉上。這種預先的“坦白”,在有些藝術樣式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卻恰恰是傳統戲曲重要的欣賞價值之一。很多時候,它最重視的,并不是迷局般的復雜,而是善惡有報、正義得伸這樣簡單而陽光的價值觀,和它衍生的邏輯。就像許多傳統戲曲劇目偏愛大團圓結局一樣,他們背后,是曾經支撐了傳統戲曲生長發展的最大多數普通觀眾關于生活的美好期待,以及由此形成的欣賞習慣。它至今仍值得尊重和理解,并仍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