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訪談 >> 作家訪談 >> 正文
《鬼吹燈》前傳《金棺陵獸》面世
天下霸唱:構建另外一處“江湖”
因《鬼吹燈》系列風靡華語世界的超級暢銷書作家天下霸唱日前推出新作《金棺陵獸》。本書融合探險、亂世怪談等多種暢銷元素,超乎想象,獨樹一幟。至此,“鬼吹燈”終極懸念全部揭曉。日前,天下霸唱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鬼吹燈》前傳 “前”在哪兒
跌宕起伏的故事,古老的傳承,神秘的遺跡,兄弟間的情誼,生死無常,加之幽默精練的語言、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使他的文字構建出了另外一處“江湖”。
山東商報:還記得今年三月來濟南參加山東商報·曉媛悅讀會嗎?對那次活動有什么感想?
天下霸唱:當然記得,我還記得當時的題目是《地方特色文化在類型文學創作中的運用》。那次活動很好,尤其是后面與讀者交流、活動的環節,我一直是喜歡的。通過和讀者的交流,可以了解大家對我作品的一些看法,以及他們個人的一些想法。我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告訴讀者我在作品里沒有寫出來的,或者當時那樣寫的感想,讓我的讀者更好地了解我的作品。
山東商報:新書被稱為《鬼吹燈》前傳,“前”在哪兒?補充了哪些元素和故事?
天下霸唱: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腦子一直回繞著一個想法,就是要為《鬼吹燈》寫一個前傳。開始寫鬼吹燈的時候,因為是直接在網上寫,這件事我在三月份來濟南的時候給大家聊過,因為《鬼吹燈》是在網絡上同步更新的長篇小說,字數多篇幅長,時間又緊迫,所以出版的實體書基本和草稿一樣,寫過之后自己連再看一遍的時間都沒有,有的部分在寫的時候根本來不及走腦子,也有很多非常好的構思,沒能充分地寫出來,而且國內實體書刪掉了一些重要情節。而本書并非在網上同步更新,是第一部我完成全稿之后才出版的作品。
我記得上次在濟南的時候說過,西方小說和中國本土小說有區別,中國本土小說一般交代的都很清楚,我在這本書里,試圖運用中國本土的語言風格去講述,因為我始終都認為,時代背景不同的故事,就要有不同的語言風格,如果在古代的故事中,出現許多近現代才有的語言,就會使人感到很別扭。山東商報:沒看過《鬼吹燈》的讀者,是要從這本書看起比較好,還是直接讀《鬼吹燈》再來讀這本?
天下霸唱:應該說無論是先看《鬼吹燈》,還是先看這本書,區別都不會很大,因為他們彼此之間都是獨立的故事,就像是金庸的武俠小說,其中有幾部都是有前后順序的,但無論你從哪一部開始看都不會有斷檔的感覺,都讓人酣暢淋漓。
寫書希望看到 讀者的反應
在天下霸唱眼中,故事一旦寫出來,就擁有了獨立的生命。“雖然它是我寫的,但是它也是獨立的,這個故事也影響我,感染我。”
山東商報:您說《金棺陵獸》“迄今為止也是讓人手心冒汗”?
天下霸唱:當時寫《鬼吹燈》這套書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搜集《金棺陵獸》的資料和素材了。我想寫一個不一樣的故事,所以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之前每天都在寫《鬼吹燈》,后面的讀者一直追趕著,一睜眼就欠網站幾千字,那種感覺好像從來沒有停歇的時候。雖然每天都很有激情,但是難以平靜地去揣摩一個完整的故事,難以用心好好地敘述一個故事。這兩者之間,心態的區別很大。所以,我對這本書寄予厚望。這是“讓人手心冒汗”的一個原因。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個故事本身。張三鏈子的故事只在《鬼吹燈》中有所敘述,但不是重點,也不是重要人物。但是賊魔張三鏈子的故事本身也是極為精彩的。年少輕狂,偷雞摸狗,后來誤入前朝陵墓,偶遇古墓中的人物,從此踏上一條驚心動魄的離奇傳說的人生歷險。應該說這個精彩的故事本身也是“讓人手心冒汗”的原因之一。
山東商報:書最后附贈最新長篇小說《殃神》2萬字試讀,暢銷書里很少見到這種情況,出于什么考慮?
天下霸唱:首先,正在寫的《殃神》和這本書之間有一定的相似之處,當然不是故事上的傳承,而是語言風格上的。其次,就是我想讓讀者看到我正在寫的東西,所以我就先讓大家看看《殃神》第一章里的故事。我之前說過,我喜歡和讀者交流、互動,也希望看到讀者朋友們的反應,想聽聽大家怎么看,或者說對不對讀者的口味。也算是一種“試水”,一種預告。最后,我覺得《殃神》 的第一章放在這本書的后面,可以有一種相互比較的意思,也有一種相互呼應的意思。全部故事結束之后,還有一章,又開始講述另外一個新故事,有點像這個故事其實還沒有結束,后面還有更加精彩的內容。我喜歡老天津衛的故事,也喜歡老天津衛的評書藝術,加上《殃神》這章內容,似乎就是一個扣,講故事都講究扣,扣是一個問題的總結,但是還遠沒有結束,后面還有更加匪夷所思的故事。
山東商報:《殃神》講什么故事?
天下霸唱:《殃神》也發生在老天津衛的地界,就發生在“天津1號公墓”,上世紀五十年代初也叫“第一公墓”。五十年代后期遷墳動土,第一公墓搬到了別處,實際上早在清朝末年,那里已經是出了名的亂葬崗,《殃神》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總體來說是一個恐怖離奇的故事,和之前的作品又不一樣了。所謂賣點,就不敢多講了,我的任務就是要寫出一個足夠好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