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習近平同志強調指出:“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清正廉潔既是構成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涵之一,也是貫徹執行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保障。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既是共產黨人贏得人民群眾信賴和支持的寶貴經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有力保證。
清正廉潔是我國傳統社會的執政理念和基本要求。古人云:“廉,清也”;“臨大利而不易其義,可謂廉矣”;“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則民不敢慢,廉則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可以看出,清正廉潔內涵豐富、思想深刻、寓意深邃,主要有清白高潔、正直公道、節儉不貪、自我約束等含義,核心是廉恥意識和不貪行為。
我們黨歷來重視領導干部的道德修養,把從政道德集中概括為民務實清廉。作為領導干部,處權傾之位,首當立敬畏之心;負莊嚴之責,必常懷感恩之志。領導干部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要牢記做人的根本和底線,常修為政之德,筑牢心理防線,恪守黨紀國法,自覺做到廉潔從政,永葆共產黨人的高尚品德和良好形象。
不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領導干部要以崇高的個人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文化修養去贏得人民群眾的尊敬和信賴。一要理想堅定、志存高遠。牢固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以堅定的理想信念、遠大的抱負、卓越的追求,作為抵抗各種腐敗誘惑的銳利武器。二要情趣健康、品德高尚。領導干部的生活作風和生活情趣,關系領導干部個人品行和修養,關系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注意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不能沉溺于燈紅酒綠、留戀于聲色犬馬。三要遵紀守法、淡泊名利。既要時刻牢記黨紀政紀法紀,正確對待黨紀政紀法紀,切實維護黨紀政紀法紀,又要正確對待名利,無論做什么事情,都不計個人得失,不求個人名利。四要增強黨性、知足知進。黨內生活要交心,黨內同志要做摯友,在堅持黨性原則的基礎上,增強掏心見膽、并肩奮斗的團結,在職務待遇上要知足,工作事業上要知進,該得到的不一定都要,不該得到的絕不伸手去撈。
正確認識和行使權力。一要正確認識權力。要認清自己手中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權力就是一種責任和義務。不管處于何種崗位,都擔負著發展一方經濟、造福一方百姓的重要職責。二要正確行使權力。把正確行使黨和人民賦予的權力看作是一種責任和義務,對權力懷有敬畏之心。只有牢記黨的宗旨、胸懷群眾利益,才能恪守為民之責、善謀富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只有做到秉公用權,出以公心,才能處理好公與私的關系;只有樹立法律至上的觀念,帶頭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才能依法行使權力。三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其深刻含義是,要把制度建設作為一項系統工程,實現對權力運行的全覆蓋。在空間上覆蓋權力行使的各個領域,在程序上涵蓋權力運行的各個環節,在黨建領域,需要一整套科學有效、務實管用的制度作保障。
自覺主動地接受監督。接受監督,即意味著要自覺接受組織監督、社會監督、輿論監督和群眾監督,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對于監督,一要主動接受,職務越高、權力越大,就越需要監督。領導干部要克服特權思想,不能搞 “家長制”、“一言堂”,樹立民主意識,把監督看作是促進自己健康成長的重要保障,勇于并樂于接受組織和群眾的監督。二要正確對待。毛澤東同志曾經深刻指出:“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不讓人說話,總有一天要唱《霸王別姬》。”陳毅同志作詩述懷:“難得是諍友,當面敢批評。”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有真誠接受群眾監督的勇氣,努力營造民主監督的良好氛圍。三要積極參與監督。當前,黨員干部中既有愿不愿接受監督的問題,又有敢不敢監督的問題,從而造成一些地方和單位批評與自我批評淡化,表揚與自我表揚盛行。因此,要大力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這是一劑良藥,是對同志、對自己的真正愛護。當然,批評也要出以公心、態度誠懇、講究方法,要實事求是、分清是非。
(執筆:周曉軍 芮云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