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美術 >> 作品 >> 藝苑 >> 正文
石虎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一直以“探索”姿態影響著當代畫壇,是一位具有生命創造力的藝術家。他敢于不斷地超越自我,神游中西,并從文人繪畫與民間藝術的內在品格中,尋找藝術家在當下生存狀態所能產生的可能性,從而給人們帶來全新的視覺感受,與藝術家一同進入深層的文化思考和展望。
石虎的畫筆墨酣暢淋漓,以一種包容萬象的氣度,探索中國畫在美術史上的當代性與前衛性。他秉承在師法古人的基礎上融匯中西的創作理念,用國畫的筆墨語言,借西方傳統油畫的表現方式,對抽象表象主義和東方書法式的黑白水墨抽象,進行著有選擇性的借鑒和取舍。他在扎根于民族傳統基礎上,尋找幾千年來中國畫筆墨語言在當下環境中的心性表達,探索屬于民族自己的表達方式。石虎的繪畫架起了中國繪畫在國際間傳播與交流的橋梁,為中國畫走向世界進行著探索。
石虎的重彩作品,以東方審美立場審視西方立體主義、抽象主義以及后現代主義繪畫所表現的理念,從而更真切地揭示本土文化的深刻內涵。他以繁復不羈的線性演繹表現了純粹書寫韻律;以絢爛凝重的色彩變幻追求樸素的審美取向,在分明與恍惚之間,把人們引入一個充滿神秘主義色彩的幽遠的世界。藝術家已全然不再糾結于“中西合璧”的膚淺思維。在其作品所表達的視覺背后,我們可以真實地觸摸中西文化撞擊后所迸發的玄妙契合,充滿當代繪畫藝術中久違的浪漫主義和理想主義情懷,他始終保守著那份樸素的鄉土情結,更以詩人的天真和孩提時代的夢幻,將藝術與生命交融。
石虎的水墨人體、山水,線條古樸空靈,墨韻酣暢淋漓,真切地表現了物象的朦朧之美。畫中對筆墨技巧的超越深刻地體現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和水墨畫的當代性,將水墨玄妙之趣推入一個新的境界。
石虎的書法,以追求“漢字的神覺”為旨歸,并通過對漢字本體的重新審視和藝術化,將魏晉六朝碑版和民間藝術對漢字的樸素注解賦予全新的生命載體之中,以傳統書法的美學理法重新演繹其筆性、線條、墨韻的表達,其審美理念遠古幽秘。石虎認為“漢字有道,以道生象”,這是他對“字思維”的詮釋。他的書法正是通過“書寫”的過程和視覺的存在來表達他對中國書法藝術與漢字的內在關系的開掘,從而將“書法”引入一種最有可能揭示漢字之美的神秘化境。
由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美術館、中國國家畫院、人民美術出版社等單位聯合主辦,雅昌文化集團承辦的“石虎書畫大展”于近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展覽分為書法、水墨人體、水墨山水和重彩(油畫)幾大部分,是石虎“潛隱”多年后的一次重要的作品展示。此次展覽共展出石虎近千幅作品,全面地展現藝術家近年來的學術探索和藝術成就。
(郭冠東)
(石虎,1942年出生于河北省徐水縣,1958年進入北京工藝美術學校,1960年入讀浙江美術學院,1962年起入伍當兵6年,1968年起任教于北京工藝美術學校,期間從事牙雕、編輯等工藝創作,1977年起任職于人民美術出版社;曾在國內外多次舉辦個展,出版有《石虎畫集——系列作品集》《石虎書法》《百美詩畫》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