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 正文
中央明確要求,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把“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貫穿始終。“治治病”是活動的歸宿和落腳點,而“治病”的前提是要找準病根,對癥下藥,方能藥到病除,保證肌體健康。
治病需趁早趁小。人吃五谷生百病,生病就要看醫生,千萬不能抱著無所謂和僥幸心理,更不能諱疾忌醫。戰國時期,蔡桓公不聽名醫扁鵲勸告,最后不治身亡。當下,部分官員在思想和作風上有病不治,病入膏肓后鋃鐺入獄。因此,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病情越小,痛苦越小,治愈越快,療效也越好。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全體黨員都要來一次全面徹底的身體健康大檢查,做到早預防,早治療,避免小病成大病,大病到不治。
治病需找準病根。一藥一性,百病百方,找準病根是關鍵。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要診斷清楚,為對癥下藥提供科學依據。對于一般的病,可采取中醫望、聞、問、切進行診斷,而對于有的病,必須要借助西醫的醫療器械,進行X光認真檢查,做做“心電圖”、“腦電圖”。“四風”問題表現形式不盡相同,必須結合單位和個人實際,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等方式方法,切實號準脈搏、找準病根,防止貽誤病情。
治病需對癥下藥。有些病,來得快,去得也快,藥到即可病除。有些病,由來已久,是慢性病,慢病還需慢藥醫,不能急于求成。有些病,是久治不愈的“頑癥”,需要下狠心,出重拳,用“猛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就像人體內的“癌細胞”,不斷擴散,危害健康,危及生命,必須盡快實施手術和進行化療,刮骨療毒。同時,我們也應看到,“四風”之病發病率高,傳播速度快,極易被傳染。因此,我們要打好“預防針”,增強身體“免疫力”。(作者系長春市公安消防支隊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