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作品在線 >> 在線閱讀 >> 《日常生活價值重構——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研究》 >> 正文
導論:日常生活價值重構與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1
第一節 日常生活危機與日常生活重建/2
第二節 日常生活重建思考與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6
第三節 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的定義/9
第四節 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對日常生活價值重構的話語實踐與詩學貢獻/13
第一章:話語理論與性別虛構/19
第一節 福柯的話語理論/19
第二節 話語理論對資本主義父權文明體制的反思與批判/23
第三節 話語理論對女性日常生活經驗認識和賦權的意義/26
第四節 話語理論與性別虛構: 女性書寫的現實激情/27
第二章:女性主義文學批評的經驗批評方法/35
第一節 女性主義經驗批評方法的界定與發展/35
第二節 女性主義經驗批評方法在當代中國的實踐與困境/38
第三節 日常生活書寫: 女性主義經驗批評的中國經驗重估/43
第四節 日常生活價值重構: 女性主義經驗批評的中國詩學定位/47
第三章:與中國經驗相逢 ——西方女性主義話語在改革開放的中國語境/53
第一節 西蒙·波伏娃 ——開啟中國女性主義的主體成長/53
第二節 漢娜·阿倫特 ——言說:中國女性主義渴望的政治關懷/56
第三節 蘇珊·桑塔格 ——從政治關懷到消費文化批評:日常生活價值之思/58
第四章: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在百年中國的話語傳播和影響(上):
1995年以前/62
引子:早期女權運動在中國/62
第一階段:1980年代初/65
第二階段:1988-1989年/68
第三階段:1990-1995年/71
第五章:西方女性主義理論在百年中國的話語傳播和影響(下):
1995年以后/75
第四階段:1995年以后/75
(1)譯介作品/ 75
(2)學術界的積極應對/78
(3)社會性別理論的引入................................................................................ 79
(4)本土學者的努力/80
結語/83
附錄:部分80年代后中國女性主義文獻資料整理/84
第六章:世界女性主義思潮中日常生活話語的演變/92
第一節 三次女性主義思潮對日常生活的態度/92
(1)第一次女性主義思潮:殺死守護神/92
(2)第二次女性主義思潮:思考家庭新陣地/93
(3)第三次女性主義思潮:擁抱日常/ 94
第二節 女性主義經驗批評對日常生活經驗探索/94
(1)打破男性經驗的神話/95
(2)開掘女性經驗/96
第三節 女作家的日常生活書寫/97
(1)蕭紅——敏銳的女性生命體悟/98
(2)張愛玲——“人生的所謂‘生趣’全在那些不相干的事”/99
(3)王安憶——日常還原歷史的真面目/101
(4)池莉——日常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地/101
結語/102
第七章: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的形成和演變/103
第一節 大陸女性主義文學思潮之形成及成因/103
第二節 大陸女性主義文學思潮之發展/109
第三節 第三階段的中國大陸女性主義文學思潮描述/ 114
第八章: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的日常生活話語系列創造/117
第一節 殘雪:日常生活的形而上意義/117
第二節 陳染:私人生活的尊嚴/125
第三節 林白:女性欲望的敘事/130
第四節 池莉、方方:還原日常生活價值本色/137
第九章: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對中國當代日常生活巨變的話語表達/ 140
第一節 張潔《無字》:大音無聲,尋找兩性身份/140
第二節 王安憶《長恨歌》:城市故事,承擔孤獨與個體成長/145
第三節 林白《婦女閑聊錄》:以溫和的方式見證歷史流動/148
第十章: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文學思潮對歷史、自然和生命愛的話語建構/152
第一節 徐小斌:對歷史的性別虛構/152
第二節 遲子建:萬物共存的東北風物史/156
第三節 虹影:生命的秘密和愛的力量/162
第十一章:“月落玉長河” ——《穆斯林的葬禮》的民族交融日常生活話語分析/166
第一節“我可扔了!”:在日常生活中體驗物對人的異化/167
第二節 卑微的“信仰”:激活日常生活的意義/171
第三節 從北京到麥加:散居與想象的家園/173
第十二章:鐵凝的女性現代性話語 ——對日常生活社會化的反思/ 176
第一節 文學現代性與女性現代性經驗/176
第二節 原始母性的現代意義——《麥秸垛》/179
第三節 被社會化的女性日常生活——《玫瑰門》/181
第四節 贖罪、懺悔的現代精神——《大浴女》/ 184
第五節 女性寫作的民族意識——《笨花》/187
結束或者新的開始:網絡時代的女性主義文學思潮/190
第一節 女性文化精英轉戰網絡/191
第二節“空白之頁”的多重女主角——網絡催生民間女性話語力量/194
第三節 在網絡中走出衣柜——女同性戀網絡文學的崛起/ 201
結語/ 202
附論:重構男權主體政治的神話 ——論《狼圖騰》的表意系統及其男權意識形態功能. 206
第一節 政治主題和男權主體的政治/207
第二節 野性男性形象對于男權主體重構的意義/ 211
第三節 雄性氣質與暴力審美/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