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wsmey"></ul>
  • 中國作家網>> 美術 >> 美術動態 >> 理論探討 >> 正文

    公共化美術館:理念與實踐有多遠

    http://www.donkey-robot.com 2013年09月30日15:50 來源:中國文化報 張婷婷

      一墻色彩斑斕的海報圖紙裝點了北京地鐵4號線車站臺的休息空間,這是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為配合9月來襲的美國波普大師安迪·沃霍爾藝術展為地鐵設計的中外經典設計作品展。將美術館延伸到地鐵,屬于中國藝術機構的創舉。但央美公共教育與發展部主任李綱說,這在國外是很正常的現象。“一個美術館走向成熟的標志之一,是藝術公共教育如何真正普及、觸及到每個公民的生活當中。”美術館的經營理念從 “以藏品為中心”到“以觀眾為中心”,國內美術館重視公共教育的意識似乎已經和國際接軌,那么,從理念到實踐,美術館的公共教育究竟發展到何種程度?

      公共教育熱:先把美術館免費開放

      美術館的“公共教育熱”可以追溯到2008年。當舉國奧運熱的時候,美術館界召開了“中美藝術博物館教育研討會”,研討會請來了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等公教從業人員、哥倫比亞大學的博物館教育研究者,為中國業界和學界分享了美國藝術博物館的管理理念與經驗。同年,中宣部、財政部、文化部、國家文物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隨后各地博物館、美術館陸續對公眾開放。今年初,由文化部下發的《文化部“十二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綱要》中再次提到,到2015年,文化館、博物館、公共圖書館、美術館等公共文化設施免費開放率要達到90%。

      2011年,中國美術館作為首批全國重點美術館,實現免費開放。館長范迪安認為,免費開放也是實現公共教育的舉措之一,將美術館的大門向全社會各階層敞開!八囆g博物館在歐洲問世之初,它面向的只是社會的上流階層,甚至規定了美術館的觀眾群體只能是貴族和所謂的‘有教養的人’。隨著西方現代文明的發展,美術館的關注群體也越來越體現出社會的民主意識,也就是人人都有進美術館的權益,美術館也越來越重視把觀眾拓展與教育目標結合起來,力求通過組織豐富的教育活動吸引觀眾。” 范迪安說。

      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在文化部藝術司指導下,連續3年推行“全國美術館發展扶持計劃”,遴選優秀的展覽項目、研究項目以及公教項目!3年里,我們評選了111個項目,其中優秀公教活動就有49個,而且在考核優秀展覽項目里,我們也把配合展覽的公教活動、推廣宣傳的效果考慮進去。”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錢林祥介紹,從國家的考核標準上,可以看到國家對美術館公共教育的重視!懊佬g館建設,一部分是鼓勵獎優,一部分是再培訓和教育。”錢林祥介紹,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從去年起,已經開展了4期美術館培訓班,其中“美術館公共政策與公共教育”是館長培訓的必修課。“今年我們計劃舉辦專門針對公共教育工作人員的培訓班!倍9月初,由文化部藝術司、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中國美術館主辦的“志愿者與美術館公共文化服務”北京論壇就從志愿者服務和動員上切入公共教育的具體管理。主辦方之一的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副主任楊應時介紹,這是我國美術館界首次舉辦志愿者服務與管理相關論壇活動。從2008年開始,中國美術館幾乎每年都會舉辦全國性質的公共教育論壇。

      當公共教育已經成為美術館管理運營的基本常識時,公共教育的發展正逐漸從口號落到實處。

      口號“熱”背后的推行難

      有關公共教育的相關政策在發,全國學術研討會在開,美術館公共教育的實際收效如何?筆者走訪了中國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等代表性藝術機構,發現公共教育在實踐中并不如學界口號喊得那么光鮮,推行公共教育項目,各有各的難處。

      今日美術館的公共教育部負責人陳鑫在談到運營公教項目時感慨最多的是,“咬著牙,我們沒收費,挺過來了!苯衲辏袢彰佬g館慢慢放開了一些以前收費的公教項目,比如兒童活動日和展覽創意坊!懊佬g館不是贏利機構,公共教育不是收費教育。我們盡量開放免費的公教活動,讓盡可能多的人來美術館體驗、感受!钡愽翁寡,每一項公教活動都是需要成本的,像藝術家講座包括了藝術家的路費、住宿、講座費,像體驗式的工作坊,則包括基本的材料費、藝術家的費用等。在今日美術館品牌公教——版畫工作坊項目里,印制版畫的機器都是負責人通過私人渠道得到的支援。

      “私營美術館和國家美術館的情況不一樣!睏顟獣r介紹,每年中國美術館在公共教育方面的預算有100萬元至200萬元左右。“美術館實際是希望我們多花點錢。”每年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所做的固定活動有100場左右,涵蓋了藝術家講座、工作坊等。如果算上地方美術館、港澳臺和國際美術館公教從業人士的考察交流活動,總數目接近翻番。但現在中國美術館的公共教育部僅有5人,有專人負責兒童項目、成年人項目和志愿者項目。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藝術教育專業、有過多次出訪國外美術館考察經歷的楊應時感慨,像MOMA、大都會博物館僅公共教育部就有30至40人,甚至要比一些國內美術館的全部員工還多。

      2004年中國美術館推出了“我在中國美術館畫畫兒”的品牌項目,每年一屆,在2011年第七屆活動中,結合“立體主義時代——西班牙電信藝術珍藏展”設計了《奇妙的組合》等兒童教育手冊。去年美術館還開設了“我在中國美術館畫畫兒”的兒童版網頁,點進鏈接,可以看到卡通文字和童趣圖畫構成的網頁設計。但剛剛去韓國考察回來的楊應時覺得國內在公教方面做得還與其他國家有距離!熬团e一個例子,韓國的國立博物館和國家美術館都有一個專門的兒童博物館和兒童美術館,可見他們的專業程度。他們結合一個藏品展覽可以開發出8至10套教材書或導覽手冊,我們10個展覽能開出一個就不錯了。這說明他們投入很多,這些東西都需要很專業的人去做!

      公教部與展覽部能否“平起平坐”

      雖然學界在大談公共教育對于美術館的重要性,但是從職能部門的設定上,仍能明顯感受到公共教育的實際影響力和話語權處在美術館的非核心地位上。

      據全國美術館專業委員會統計,全國有約400家美術館,大部分設立了公共教育部,但按照全國重點美術館的考核標準,估計只有一半左右的美術館能達到標準。“標準里會考察‘有沒有設立公教部’,有沒有‘單獨的公教空間’,有沒有‘導覽服務’等,看似很基本的項目,但是對于很多縣市級美術館,從館長層面,還沒有這個概念。”錢林祥說,在以前的公教項目評比里,有的美術館直接拿展覽參評,還沒有分清楚展覽的宣傳和公教活動的區別!盁o論從部門人數、人才學歷、預算分配上,公共教育部與展覽部相比,公教部還有很大發展空間!薄霸趪,像MOMA、大都會等藝術博物館,公共教育部的主任相當于副館長,要比展覽部的策展人地位還高。”楊應時表示。

    網友評論

    留言板 電話:010-65389115 關閉

    專 題

    網上學術論壇

    網上期刊社

    博 客

    網絡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