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作家網>> 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 >> 正文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記者 )著名作家王蒙應邀出席24日于北京舉行的第七次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他在發言中談及文學成敗標準時說: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時代文學成就的評價,文學史的特點是看高不看低,文學史盯住的是每個時期的大家名家經典作品,“不能把發行量、版稅收入看作唯一標準”。
這位出席過1956年全國第一次青年文學創作者會議的老作家指出,視聽信息永遠不可取代學問、智慧、理念、心胸、情操與文學的全部內涵。在急于求成的社會氛圍中出現的一身戾氣、出口成“臟”的所謂“能人”,對于中華民族“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深處意氣平”的傳統,是一個災難。
王蒙強調,只要語言文字沒有消失,語言文字與生活的關聯還存在,文學的重要性就不會發生變化。“以為3D、4D視聽節目與網絡音頻視頻能代替文學,那就是以白癡的聰明來取代文化與智慧。”
王蒙寄語青年作家們堅持閱讀,不要做網絡的奴隸;不要過于重視印數,不要過于相信炒作,心中應保持文學作為民族精神花朵的神圣感。
“寫詩的人心目中應該有屈原、李白、杜甫、普希金,寫小說的人心目中應該有曹雪芹、蒲松齡、巴爾扎克與托爾斯泰,寫戲劇的人心目中應該有關漢卿與莎士比亞。”王蒙說。